搜索
首页 作者

《又渔社李先生宠以和篇复用韵》

西风寒岩鞠蘂斑,索米长安得路难。
投林倦翼蚤知还,袖手归来三径间。
云屏万叠匡庐山,鹤唳猿啼千古闲。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寒冷的西风、斑驳的菊花、艰难的求生、归隐的渴望、匡庐山的静谧等元素,构建了一个深沉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句“西风寒岩鞠蘂斑,索米长安得路难”描绘了寒冷的西风肆虐,菊花的花瓣斑驳陆离的景象,象征着艰难的生活环境和求生的不易。“索米长安得路难”则直接点出了生活的艰难,米在这里象征着生活的基本需求,而长安则是古代都城,这里代指首都。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深深忧虑。 “投林倦翼蚤知还,袖手归来三径间”两句,借用典故和自然现象,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的渴望。这里“投林倦翼”暗指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远离尘嚣。“蚤知还”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认识和无奈,但“袖手归来”又表现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三径间是出自《三国志·魏志·李通传》的“归乡里,辟为议郎王经家食,终日端坐,无所苟而已。宣帝异之,谓经曰:‘此真汉世之隐人也。’”这里用来象征诗人理想的归隐生活。 “云屏万叠匡庐山,鹤唳猿啼千古闲”两句描绘了匡庐山的美丽景色,匡庐山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吟咏的对象,这里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敬意。“云屏万叠”描绘了山的壮丽,“鹤唳猿啼”则渲染了山的幽静,这种静谧与上文的“倦翼还”和“袖手归”的渴望归隐形成了呼应。 整首诗以寒风、菊花、求生、归隐、大山等元素构建了一个深沉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忧虑,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渴望,以及对自然和大山的敬意。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诗词关键字: 西风 千古 归来
相关诗词
  • 1
    [先秦]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
    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
    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
    ”巫阳焉乃下招曰:“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
    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
    归来兮!不可以托些
  • 2
    [元]
    园旧游,因感其事,复用前韵。
    万金不买青春,老来可惜欢娱地。
    有时记得,江楼深夜,解鞍留寐。
    兰焰喷虹,宝香薰麝,玉醅*蚁。
    更谁能细说,当年风韵,江瑶柱、荔枝味。
    漂泊江湖万里,渺难寻、采菱拾翠。
    何心更到,折枝图上,卖花声里。
    蓬鬓刁骚,角巾欹堕,枕书聊睡。
    恨匆匆未办,莼鲈归棹,又秋风起。
  • 3
    [元]
    问谁歌、六朝琼树。
    当年春满庭宇。
    歌残夜月西风起,吹动一川禾黍。
    愁绝处。
    汝。
    姑苏麋鹿成群侣。
    清樽谩举。
    对淡淡长空,萧萧乔木,慷慨吊今古。
    生平苦。
    走遍南州北府。
    年来颇得幽趣。
    绿蓑青笠浑无事,醉卧一天风雨。
    秋几许。
    沙渚上,渔樵小隐随编户。
    扁原缺扁字,兹据丁钞本补舟脱去。
    望绮散余霞,江澄净练,还爱谢公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