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阳江道中》

白骨平丘陇,非关地不毛。
炊烟百里外,戍堞数峰高。
处处闻蛮鼓,时时揽佩刀。
暮穿乌石径,草树亦腥臊。
作品赏析
这首诗《白骨平丘陇,非关地不毛》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和士兵生活的诗,通过对荒凉战场、炊烟袅袅、蛮鼓声声、佩刀时时、乌石小径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艰辛。 首联“白骨平丘陇,非关地不毛”,诗人以白骨和丘陇的形象,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这一联直接点题,表达了战争对土地和生命的破坏,与“非关地不毛”形成对比,强调了战争对环境的破坏和对生命的摧残。 颔联“炊烟百里外,戍堞数峰高”,诗人描绘了战场的另一面——炊烟袅袅的村庄和戍堞高耸的城墙。这一联描绘了战争背景下的和平景象,但这种和平是短暂的,因为战争随时可能再次爆发。 颈联“处处闻蛮鼓,时时揽佩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士兵的生活。蛮鼓声声,佩刀时时,表现了士兵们的生活节奏和战斗准备。这一联生动地展现了士兵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意和同情。 尾联“暮穿乌石径,草树亦腥臊”,诗人以暮色中的乌石小径和草木腥臊的气味为象征,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荒凉和凄惨。这一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和士兵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人的语言简练而生动,通过细节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艰辛。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强烈感染力的佳作。
诗词关键字: 石径 佩刀 白骨
相关诗词
  • 1
    [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
  • 2
    [清]
    燕子旧人家,枨触年华。
    锦城春尽又飞花。
    不是浔阳江上客,休听琵琶。
    轻梦怕愁遮,云影窗纱。
    一天浓絮太亏他。
    镇日飘零何处也,依旧天涯。
  • 3
    [宋]
    浔阳江头秋月明,黄芦叶底秋风声。
    银龙行酒送归客,丈夫不为儿女情。
    隔船琵琶自愁思,何预江州司马事。
    为渠感激作歌行,一写六百六十字。
    白乐天,白乐天,平生多为达者语,到此胡为不释然。
    弗堪谪宦便归去,庐山政接柴桑路。
    不寻黄菊伴渊明,忍泣青衫对商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