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登大牢山》

海上名山谁作邻,数峰高起自为群。
林明夜见水底日,浪动暮疑岩下云。
渺渺乾坤何处辨,迢迢齐楚此中分。
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十四改。
作品赏析
这首诗《海上名山谁作邻》是一首描绘海上名山景象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战争的忧虑。 首先,诗中提到的“数峰高起自为群”,描绘了海上名山的高耸入云,独立于天地之间,表现出一种独立不羁的精神。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和独立,不畏艰难险阻,不屈服于权势。 “林明夜见水底日,浪动暮疑岩下云”,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诗人将林间的明亮夜晚比喻为水底的太阳,表现出自然界的神秘和美丽;而浪动的波浪则让人误以为是岩下的云彩,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莫测。 “渺渺乾坤何处辨,迢迢齐楚此中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宇宙的渺小和无奈,以及对齐楚地域的遥远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天地之间的距离和差异,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宇宙无穷的深刻思考。 最后,“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人回首东南地,看到的是烽火连年的战乱场景,听到的是警报声声,这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独立不羁的精神。这首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诗词关键字: 连年 警报 烽火
相关诗词
  • 1
    [明]
    草树丛祠古,波涛仙掌清。
    钟声千里阔,帆影一舟横。
    茅屋边山戍,泥墙傍海城。
    中原风景异,到此暗伤情。
  • 2
    [明]
    稍入东胶界,即见大牢山。
    峰攒侔剑戟,嶂叠类云烟。
    棱棱插巨海,渺渺漾中川。
    波涛共突兀,天日相澄鲜。
    氓居接岛屿,观宇连术阡。
    既馆茹芝士,亦巢遁世贤。
    客行积昏旦,水宿倦舟船。
    兹山思独往,结茅征愿言。
    柁师不我从,太息归中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