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阳行先游招隐》

古屋萧森数十间,禅扉幽寂叩常关。
少微处士遗尘远,灵鹫高僧得地间。
穿石到池泉滴滴,磨崖生藓字斑斑。
山林真趣谁能辨,乘兴时来兴尽还。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古屋、禅师和自然之美的诗,充满了对静谧、幽寂和自然的赞美。 首句“古屋萧森数十间,禅扉幽寂叩常关”描绘了古屋的景象,暗示了禅师的生活环境。这里的“萧森”一词,既形容了古屋的破败,也象征了禅师内心的孤独和寂静。而“禅扉幽寂叩常关”则描绘了禅师的生活方式,他们深居简出,与世隔绝,但他们的生活并不孤独,因为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禅的智慧和宁静。 “少微处士遗尘远,灵鹫高僧得地间”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禅师的超凡脱俗。这里的“少微”和“灵鹫”都是佛教中的地名,象征着禅师的修行之地。“遗尘远”表达了禅师已经远离世俗的纷扰,“得地间”则表达了他们在修行中得到了真正的解脱。 “穿石到池泉滴滴,磨崖生藓字斑斑”两句诗描绘了古屋周围的自然景色。石头穿洞,泉水滴落,这样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而“磨崖生藓字斑斑”则描绘了古屋周围的碑文,这些碑文虽然被藓苔覆盖,但仍能看出它们的历史和意义。 最后,“山林真趣谁能辨,乘兴时来兴尽还”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之趣的深深感悟。这里的“山林真趣”既指自然之美,也指禅师的修行之境。诗人认为,只有那些真正懂得自然和禅理的人,才能理解山林的真谛。而“乘兴时来兴尽还”则表达了诗人随时准备享受山林之趣,但并不强求,一切随缘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静谧、幽寂和自然之美的诗,充满了对禅师的敬仰和对山林之趣的深深感悟。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诗词关键字: 处士 古屋 高僧
相关诗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