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留山庵》

遥山一望青如染,到得山边却不青。
松径有风常自扫,岩扉入夜不曾扃。
烧残柏子重添火,沽得村醪旋倒瓶。
却羡山僧无一事,日长帘下自翻经。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山中生活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山的颜色、风的形态、门的关闭与开启、烧香和阅读经书等细节,展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 首联“遥山一望青如染,到得山边却不青。”描绘了山的颜色变化,远处的山色仿佛被染成一片绿色,但当走近时,却发现山边并没有那么青。这是一种象征,暗示了人们对于事物的表面现象常常会被迷惑,只有深入了解才能真正理解其本质。 “松径有风常自扫,岩扉入夜不曾扃。”这两句描绘了山中松树小径和岩石门扉的景象,风常自扫,表现出自然的清净和寂静,而岩扉则表明山中生活的简朴,入夜也不曾扃,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的宁静和与世隔绝的状态。 “烧残柏子重添火,沽得村醪旋倒瓶。”描述了山中生活的另一面,烧柏子香时香烧残了又重新点燃,村里酿的酒也倒出来喝。这两句表现了山中生活的闲适和自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却羡山僧无一事,日长帘下自翻经。”最后两句点明了全诗的主题,羡慕山中的僧人没有世俗事务缠身,能够享受长日的悠闲,在窗帘下翻阅经书。这不仅是对山中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山中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这种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得以展现,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关键字: 柏子 入夜 一事
相关诗词
  • 1
    [唐]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珮鸣相磨。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 2
    [宋]
    骊珠一颗千仞渊,渔翁探得遭骊眠。
    一朝吹堕千万颗,恐是蛟骊卧半天。
    骈花俪叶妙天下,文赋直追古班马。
    手抉河汉裂锦章,写在诗歌轧骚雅。
    大篇赤手捕长蛇,不须控勒骑生騧。
    短篇任意起忽伏,苍江浩浩涛中槎。
    文章妙手压场屋,到底亡羊还得鹿。
    庐陵方买载月舟,清淡又展朝天轴。
    军将打门书一封,呼起醉梦为醒忪。
    只怕至宝不肯留山中,雷霆风雨取去还蛟龙。
  • 3
    [唐]
    春霖未免妨游赏,唯到诗家自有情。
    花径不通新草合,兰舟初动曲池平。
    净缘高树莓苔色,饥集虚廊燕雀声。
    闲忆昔年为客处,闷留山馆阻行行。
    萧萧春雨密还疏,景象三时固不如。
    寒入远林莺翅重,暖抽新麦土膏虚。
    细蒙台榭微兼日,潜涨涟漪欲动鱼。
    唯称乖慵多睡者,掩门中酒览闲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