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只园寺许询旧宅有戚公水》

应天曾建塔,又此结精庐。
释氏缘何熟,诗人今总疏。
壁荒遗画水,僧老学医书。
笑我重来者,经年不定居。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应天塔和精庐的景象,表达了对佛教和诗人生活的理解。 首联“应天曾建塔,又此结精庐。”描绘了应天的历史和现状,塔的建立和精庐的建立,象征着佛教和诗人生活的交织。应天是古代的一个城市,曾经有塔的建立,而现在又有了精庐的出现,这反映了佛教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和诗人在生活中的选择。 颔联“释氏缘何熟,诗人今总疏。”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和诗人生活的理解。释氏缘何熟,即佛教为何如此深入人心,这可能是对当时社会普遍信仰佛教现象的描述。诗人今总疏,即诗人现在选择疏远佛教,这反映了诗人的个人选择和生活态度。 颈联“壁荒遗画水,僧老学医书。”描绘了精庐的景象,壁荒遗画水,描绘了墙壁荒芜,失去了曾经的画作,但水依然流淌。僧老学医书,描绘了僧人年老后学习医书的情况,这反映了僧人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尾联“笑我重来者,经年不定居。”表达了诗人对重游旧地者的嘲笑,经年不定居,即诗人已经不再在这个地方居住多年了。这既是对过去的回忆,也是对现在生活的反思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选择的尊重。诗人通过对应天塔和精庐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教和诗人生活的理解,以及对现在生活的反思和感慨。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关键字: 学医 来者 定居
相关诗词
  • 1
    [宋]
    怪我辞官免入商,才疏深畏忝周行。
    学从社稷非源本,近读诗书识短长。
    东舍久居如旧宅,春蔬新种似吾乡。
    闭门已学龟头缩,避谤仍兼雉尾藏。
  • 2
    [唐]
    野色晴宜上阁看,树阴遥映御沟寒。
    豪家旧宅无人住,空见朱门锁牡丹。
  • 3
    [唐]
    古巷戟门谁旧宅,早曾闻说属官家。
    更无新燕来巢屋,唯有闲人去看花。
    空厩欲摧尘满枥,小池初涸草侵沙。
    荣华事歇皆如此,立马踟蹰到日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