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韵三弟学士题七宝英师壁》

岩居得幽胜,俗累无忧伤。
占彼凤山腋,建兹法云堂。
宵眠一毡蒲,昼食几稻粱。
净众集善缘,勇猛能自强。
瑞相严中楹,梵夹罗四旁,轩窗据苍崖,松竹围重冈。
不杂人世喧,更觉禅味长。
我尝命宾友,间或携肴觞。
中休憩丈室,远览登上方。
念昔保城堑,屹然壮金汤。
列刹以百数,息民殄千殃。
爰居尽乐土,利用无缺{左爿右斤}。
遂使吴会俗,长为礼义乡。
何独竺乾域,宝山亦清凉。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佛教禅诗,通过对山中寺庙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清净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的虔诚信仰。 首联“岩居得幽胜,俗累无忧伤。”描绘了山中寺庙的幽静之美,让人远离尘世的烦恼。 颔联“宵眠一毡蒲,昼食几稻粱。”描述了寺庙僧人的简朴生活,他们不追求物质享受,只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颈联“净众集善缘,勇猛能自强。”表达了寺庙僧人们团结一心,共同行善,勇猛精进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色、设施和活动,进一步展示了寺庙的清净和庄严。作者也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以及对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的期望。 最后,作者通过对比世俗世界和佛教禅修生活,强调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文化在当今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佛教禅诗,通过对山中寺庙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清净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于了解佛教文化和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诗词关键字: 金汤 礼义 松竹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碧玉捣衣砧,七宝金莲杵。
    高举徐徐下,轻捣只为汝。
  • 2
    [元]
    山侗昔日,火院中间,千斤重担常耽。
    镇日争名竞利,嫉妒悭贪。
    万般忧愁思虑,又何曾、时暂心闲。
    因个甚,养怨亲人口,二十有三。
    正在迷津受苦,风仙至,专专救度愚顽。
    二载才方省悟,跳出乡关。
    如今逍遥坦荡,炼身中、七宝还丹。
    功行满,访蓬瀛,再见师颜。
  • 3
    [明]
    灼灼明月珠,产向深渊底。
    从空捞摝之,鱼龙尽惊起。
    鲛人相抱泣,洒泪忽成雨。
    腥风扑远岸,鲸波奔万里。
    密网垂天云,轻帆展鹏翼。
    一擘川后愁,再击海若徙。
    尽剖蚌蛤腹,不补苍赤髓。
    安得如意珠,持归报天子。
    神光发中夜,龙颜大欣喜。
    七宝随所求,四事尽丰美。
    展转济孤贫,利乐无穷已。
    用赏战胜功,传为灌顶祉。
    罢此批鳞役,聊以释附髀。
    沧海不扬波,沟渎清尘滓。
    愿祝吾皇寿,量同东海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