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酬道芬寄画松》

闻道铅华学沈宁,寒枝淅沥叶青青。
一株将比囊中树,若个年多有茯苓。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道家修行和山中珍稀植物“茯苓”。 首句“闻道铅华学沈宁”,诗人用“铅华”象征道家修行中的铅汞等物质,而“沈宁”则可能指的是道家修行的一种状态或境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行的理解和向往。 “寒枝淅沥叶青青”描绘了山中的景象,寒枝摇曳,淅沥作响,树叶青青,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 “一株将比囊中树,若个年多有茯苓。” “一株”与“囊中树”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茯苓这种珍稀植物的珍视和对其难以寻觅的感慨。“若个年多有茯苓”一句,诗人似乎在暗示,多年以来都未曾见到过茯苓,表现出对道家珍稀物品的稀有和珍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道家修行和山中珍稀植物“茯苓”,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行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道家珍稀物品的珍视和对其难以寻觅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思考。
诗词关键字: 茯苓 铅华
相关诗词
  • 1
    [宋]
    霜降草花落,林柯亦纷披。
    耿耿园中菊,煌煌发幽姿。
    良夜积华露,花叶繁以滋。
    风流贤史君,澹然与花期。
    黎旦曳杖去,采掇欣忘疲。
    佳色弥清兴,明艳侔晨煇。
    雅尚已千载,神交此一时。
    秉芬寄遐想,载咏閒居诗。
    气清秋改容,景晏山益奇。
    佳处要领略,忘言心自怡。
    客来无可语,坐见花阴移。
    夕英浮冻醴,痛饮须反卮。
  • 2
    [唐]
    云湿烟封不可窥,画时唯有鬼神知。
    几回逢著天台客,认得岩西最老枝。
  • 3
    [明]
    道人近住支公古松下,梦与支公臂常把。
    所谈惟有《秋水篇》,所见即是当年马。
    将醒未醒闻马嘶,枕席才离眼复迷。
    来参法席谈奇梦,影乱朝霞众已齐。
    天花几散莲花顶,师即支公师未省。
    丹青老手乏神通,难画松间梦时景。
    日暮辞归乏筍舆,松花满脚路忘迂。
    负来斗粟施香积,此是贫家明月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