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白酆还蜀》

翻翻文若秋江生,幽幽诗如寒涧鸣。
前岁淹徊下巴峡,今年憔悴出京城。
凭问天边五色羽,何事飞来复飞去,昔人但若樊笼悲,岂知此日笼无处。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游历和感受为主线,通过“翻翻文若秋江生,幽幽诗如寒涧鸣”等具体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思考。 首联“翻翻文若秋江生,幽幽诗如寒涧鸣”中,“翻翻”和“幽幽”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心情的起伏和内心的感受。诗人用“秋江生”来比喻自己的心情,用“寒涧鸣”来形容诗的意境,既生动又富有深意。 颔联“前岁淹徊下巴峡,今年憔悴出京城”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游历的感受。诗人去年滞留下巴峡,今年憔悴离开京城,这种游历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常,让诗人深感人生的短暂和自然的伟大。 颈联“凭问天边五色羽,何事飞来复飞去”一句,诗人以天边的五色鸟为喻,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深深思考。五色鸟为何飞来又飞去,实际上是诗人对人生选择的疑问和对命运的无奈的感叹。 尾联“昔人但若樊笼悲,岂知此日笼无处”中,“昔人但若”表达了对过去的反思,“岂知此日笼无处”则是对未来的期待。诗人认为过去的人们只知樊笼的悲哀,却不知今日的自由无处不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由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诗人的游历和感受为主线,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展现了其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理解,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启示。
诗词关键字: 樊笼 翻翻 下巴
相关诗词
  • 1
    [清]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
  • 2
    [宋]
    梵译千篇广,归心一念生。
    浮杯识海岸,持钵去王城。
    雨彴春莓滑,香盆漏叶轻。
    遥知守庵虎,先辨锡环声。
  • 3
    [唐]
    东洛言归去,西园告别来。
    白头青眼客,池上手中杯。
    --裴度离瑟殷勤奏,仙舟委曲回。
    征轮今欲动,宾阁为谁开。
    --刘禹锡坐弄琉璃水,行登绿缛堆。
    花低妆照影,萍散酒吹醅。
    --白居易岸荫新抽竹,亭香欲变梅。
    随游多笑傲,遇胜且裴回。
    --张籍澄澈连天境,潺湲出地雷。
    林塘难共赏,鞍马莫相催。
    --裴度信及鱼还乐,机忘鸟不猜。
    晚晴槐起露,新雨石添苔。
    --刘禹锡拟作云泥别,尤思顷刻陪。
    歌停珠贯断,饮罢玉峰颓。
    --白居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