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柳秘校》

颇聋早谢葛亮辟,少吃善著杨雄书。
篱风索索苦瓠晚,山雨重重甘菊疎。
今人相轻多匿笑,古人自许堪同调。
咀芹嚼藻泮有宫,先生手提终化龙。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古代的文人学者,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诗中提到了诸葛亮、杨雄等古代名人的事迹,以及一些植物的象征意义,如苦瓠、甘菊等,同时也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相互轻视和隐藏笑容的现象的批评。 首联“颇聋早谢葛亮辟,少吃善著杨雄书”,通过描述诸葛亮和杨雄的生平事迹,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其中,“颇聋早谢”是形容诸葛亮的,意为他的听力不好,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少吃善著”则是对杨雄的描述,意为他食量小但学问渊博。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古代文人学者的才华和品德。 颔联“篱风索索苦瓠晚,山雨重重甘菊疎”,通过描绘自然界的风雨和植物的生长情况,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其中,“苦瓠晚”象征着困难和挫折,“甘菊疎”则象征着坚韧和毅力。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现象和植物的生长情况,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学者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持学问的敬仰之情。 颈联“今人相轻多匿笑,古人自许堪同调”,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相互轻视和隐藏笑容的现象的批评。这里用“今人相轻”来形容现代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轻视和嘲笑,用“古人自许”来表达古代文人学者之间的相互支持和认同。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学者同调共勉、相互支持的精神的赞赏。 尾联“咀芹嚼藻泮有宫,先生手提终化龙”,通过赞美古代学者的学问和人格魅力,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咀芹嚼藻”是指对学问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泮有宫”则象征着学问的殿堂。“先生手提终化龙”则表达了古代学者在学问上的成就和人格魅力对后人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学者的赞美和对现代社会现象的批评,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人格魅力的追求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学习古代文人学者那种同调共勉、相互支持的精神,共同追求更高的学问和人格魅力。
诗词关键字: 同调 今人 山雨
相关诗词
  • 1
    [唐]
    章台[1]柳,章台柳,往日依依[2]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 2
    [明]
    异乡青嶂外,故里白云边。
    北极悬双眼,中秋度四年。
    灯前横一剑,江浒宿孤船。
    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山风徒自溷,儒俗不同迁。
    对酒轻千日,论诗嗣百篇。
    斫才犹见朴,礲智未成圆。
    自是穷荒地,谁怜落寞天。
    梧桐床护满,蟋蟀井吟偏。
    何处寻灵运,无人问稚川。
    寒岩巢燕别,疏竹网虫悬。
    市贾希求纸,民储寡守钱。
    饔餐粗乃习,衣褐短堪怜。
    名谷非甘谷,称泉半盗泉。
    土城门不警,竹屋壁常穿。
    钧石唯咨背,舆台只食肩。

  • 3
    [唐]
    去年燕巢主人屋,今年花发路傍枝。
    年年为客不到舍,旧国存亡那得知。
    胡尘一起乱天下,何处春风无别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