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子事行脚,正当年少时。 汲瓶寻活水,挂锡选高枝。 山向多边看,云从几处期。 西湖柳花里,欲别更迟迟。 |
| 这首诗《之子事行脚,正当年少时》是一首描绘年轻僧人行脚生活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行脚僧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联“之子事行脚,正当年少时”,诗人以平实的语言直接描绘了行脚僧的形象。这里的“之子”是对行脚僧的尊称,而“正当年少时”则表达了诗人对行脚僧年轻有为的赞赏。这一联简洁明了,直接点明了主题,为接下来的描绘定下了基调。 颔联“汲瓶寻活水,挂锡选高枝”,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来描绘行脚僧的生活。汲瓶喻为寻求真理之路,活水则象征着新的知识和智慧;挂锡则象征着选择合适的修行环境。这一联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行脚僧的智慧和决心。 颈联“山向多边看,云从几处期”,诗人运用了富有哲理的诗句,进一步表达了对行脚僧的敬仰之情。这里,“山向多边看”可以理解为不断探索、不断学习,表现出行脚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云从几处期”则表达了行脚僧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尾联“西湖柳花里,欲别更迟迟”,诗人以美景作结,描绘了西湖柳花里的美景,然而这美景却无法留住行脚僧,诗人以景结情,更显行脚僧的决心和勇气。这里的“欲别更迟迟”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行脚僧的惜别之情,也暗示了行脚僧对未来的期待和勇气。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行脚僧的行脚生活和探索精神,表达了诗人对行脚僧的敬仰和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诗人的惜别之情和行脚僧的决心和勇气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