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过湍沟(一作浦)谷》

西去穷胡处,岩崖境不常。
石形相对耸,天势一条长。
栈底鸣流水,林端敛夕阳。
虽随兵马至,未免畏豺狼。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西部荒漠地区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的诗。诗人通过对岩石、流水、夕阳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对于豺狼等野兽的担忧,展现了穷胡生活的艰辛和危险。 首联“西去穷胡处,岩崖境不常。石形相对耸,天势一条长”,诗人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西部荒漠的地貌。这里“岩崖”高耸,“石形”相对,“天势”如一条长河,形成了一幅荒凉而壮观的景象。 颔联“栈底鸣流水,林端敛夕阳”,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这里的自然元素:流水在栈道下潺潺作响,夕阳在林端缓缓落下。这一联以动衬静,突显了荒漠的寂静和孤独。 颈联诗人表达了对穷胡生活的担忧:“虽随兵马至,未免畏豺狼。”尽管有兵马的伴随,但这里的自然环境仍然让人们感到畏惧。这反映了穷胡生活的艰难和危险。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西部荒漠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穷胡生活的担忧。这种描绘和担忧,反映了诗人对穷胡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将荒漠的景象和穷胡的生活生动地展现出来,使人仿佛置身于这个荒凉的地方。同时,诗人的担忧和同情也通过语言传达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情感。
诗词关键字: 岩崖 豺狼 兵马
相关诗词
  • 1
    [宋]
    北渡桑干冰欲结,心畏穹庐三尺雪。
    南渡桑干风始和,冰开易水应生波。
    穹庐雪落我未到,到时坚白如磐陀。
    会同出入凡十日,腥膻酸薄不可食。
    羊修乳粥差便人,风隧沙场不宜客。
    相携走马渡桑干,旌旆一返无由还。
    胡人送客不忍去,久安和好依中原。
    年年相送桑干上,欲话白沟一惆怅。
  • 2
    [宋]
    北渡桑乾冰欲结,心畏穹庐三尺雪。
    南渡桑乾风始和,冰开易水应生波。
    穹庐雪落我未到,到时坚白如磐陀。
    会同出入凡十日,腥膻酸薄不可食。
    羊修乳粥差便人,风隧沙场不宜客。
    相携走马渡桑乾,旌旆一返无由还。
    胡人送客不忍去,久安和好依中原。
    年年相送桑乾上,欲话白沟一惆怅。
  • 3
    [宋]
    荷锸庭中破嫩苔,清沟一派引泉来。
    剪刀草长浮萍合,无数游鱼去复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