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费无隐丹室》

碧云双引树重重,除却丹经户牖空。
一径绿阴三月雨,数声啼鸟百花风。
年深不记栽桃客,夜静长留卖药翁。
几度到来浑不语,独依秋色数归鸿。
作品赏析
这首诗《碧云双引树重重》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的优美诗篇。 首联“碧云双引树重重,除却丹经户牖空。”描绘了云雾缭绕、树木繁茂的景象,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丹经则象征着道家经典,常与修道炼丹、长生不老等意象相关联,也暗示了一种追求精神自由、超越世俗的意境。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象征意象,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一径绿阴三月雨,数声啼鸟百花风。”颔联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绿树成荫,春雨如丝,鸟鸣花开,风动花舞。这一联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美丽景色之中。 颈联“年深不记栽桃客,夜静长留卖药翁。”通过回忆栽桃客和留宿卖药翁的情景,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最后一句“几度到来浑不语,独依秋色数归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孤独感。尽管友人多次到来,诗人却无言以对,只能独自依靠秋色数着归鸿。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诗词关键字: 户牖 长留 秋色
相关诗词
  • 1
    [元]
    曲,高洁雄畅,最传者苏武慢二十篇。
    前十篇道遗世之乐,后十篇论修仙之事。
    曾稽费无隐独善歌之,闻者有凌云之思,无复流连光景者矣。
    予山居每登高望远,则与无隐歌而和之。
    无隐曰,公当为我更作十篇。
    居两年,得两篇半,殊未快意也。
    昭阳协洽之年,当嘉平之月,长儿之官罗浮。
    予与客清江赵伯友,临川黄观我、陈可立游。
    乐叔吴文明,平阳李平幼子翁归,泛舟送之。
    水涸,转鄱阳湖,上豫章,遇风雪,十五六日不能达三百里。
    清夜秉烛,危坐高唱,二三夕间,得七篇半。
    每一篇成,无隐即歌之。
    冯尊师天外有闻,得七篇半。
    每一篇成,无隐即歌之。
    冯尊师天外
  • 2
    [宋]
    谪居岁云暮,晨起厨无烟。
    赖有可爱日,悬在南荣边。
    高舂已数丈,和暖如春天。
    门临商於路,有客憇檐前。
    老翁与病妪,头鬓皆皤然。
    呱呱三儿泣,惸惸一夫鳏。
    道粮无斗粟,路费无百钱。
    聚头未有食,颜色颇饥寒。
    试问何许人,答云家长安。
    去年关辅旱,逐熟入穰川。
    妇死埋异乡,客贫思故园。
    故园虽孔迩,秦岭隔蓝关。
    山深号六里,路峻名七盘。
    襁负且乞丐,冻馁复险艰。
    唯愁大雨雪,殭死山谷间。
    我闻斯人语,倚户独长叹。

  • 3
    [元]
    篇论学仙之事。
    道园先生谓费无隐独善歌之,则能知者亦罕矣。
    及观先生所作,非惟足以追配尊师,而使世之汩没尘埃流连光景者闻之,而有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之想,则是篇於世,其可少乎。
    著雍阉茂之岁,灯夕后三日,偶阅道园遗,欲尽和之,甫成一篇,辄为韵拘,笔弗得骋。
    於是行思坐维,或得一句一韵,索纸书之。
    越三日又成四篇,尚少大半,意殊闷闷。
    二十三日城南醉归,拥孤咏,连得四篇半,与未已而夜寒手龟,不能足也。
    明日更成二篇半,并无俗念一篇,凡十又三篇,览者幸为正焉云缕虹竿,月钩星饵,海上金鳌曾钓。
    蓬岛连根,昆仑无外,不比人间嵩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