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巴岭》

处处柴门掩半边,莺啼绿树隔炊烟。
竹梯闲倚柔桑畔,定是人家蚕正眠。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田园生活的小诗,通过对柴门、莺啼、竹梯等自然和田园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和谐。 首句“处处柴门掩半边”描绘了乡村的景象,柴门半掩着,给人一种宁静、朴素的感觉。诗人通过这种简单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世界。 “莺啼绿树隔炊烟”一句,诗人通过描绘莺啼声和绿树隔断炊烟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和谐。炊烟是乡村生活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诗人通过将炊烟与鸟鸣声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 “竹梯闲倚柔桑畔”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梯上悠闲地倚靠着柔桑树,这种景象让人感到诗人的闲适和恬静。柔桑是乡村中常见的植物,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倚靠在柔桑树旁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自然。 最后一句“定是人家蚕正眠”是对前文的总结,诗人通过推测蚕正在眠蚕的事实,进一步证实了前文所描绘的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和谐。蚕眠是乡村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诗人通过描述蚕眠的场景,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柴门、莺啼、竹梯等自然和田园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词关键字: 柴门 炊烟 绿树
相关诗词
  • 1
    [唐]
    卧向巴山落月时,两乡千里梦相思。
    可但步兵偏爱酒,也知光禄最能诗。
    江头赤叶枫愁客,篱外黄花菊对谁。
    跂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
  • 2
    [宋]
    山县登高真胜事,满筵当代英奇。
    黄花无语笑东篱。
    龙山真鼠辈,巴岭漫羁栖。
    醉後风流情更好,笑谈落落珠玑。
    莫将乌帽任风吹。
    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
  • 3
    [唐]
    同气有三人,分飞在此晨。
    西驰巴岭徼,东去洛阳滨。
    强饮离前酒,终伤别后神。
    谁怜散花萼,独赴日南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