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蒙侍郎见示蓬阁多余暇诗十首调高情逸无以》
秘阁清虚地,更无闲客过。 身虽纡组绶,心若在烟萝。 架上群书满,阶前败叶多。 知君自得意,其奈万灵何。 |
作品赏析
【原题】: 伏蒙侍郎见示蓬阁多余暇诗十首调高情逸无以咏歌篇篇实为绝伦一一尤难次韵强率鄙思别奉五章却以秘阁清虚地为首句所谓效西子之颦也惟工拙之不同岂天壤之相接莞尔而笑其敢逃乎
|
创作背景
《伏蒙侍郎见示蓬阁多余暇诗十首调高情逸无以》是宋朝诗人李昉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社会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作为当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同时,宋朝也是一个官僚制度严密、等级森严的时代,官员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都比较大。
2. 人际交往:李昉与侍郎(官名)之间有交往,侍郎向李昉展示了自己的诗作,这促使李昉创作了这首诗来回应侍郎。
3. 个人情感:李昉在诗中表达了对侍郎诗歌才华的赞赏和羡慕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闲暇之余对诗歌创作的喜爱和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社会文化背景、人际交往和个人情感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
劳公相比作相如,才即无余幸有余。
但愿遍观蓬阁史,何曾归著茂陵书。
已惭论蜀词章劣,仍恨游梁价望疏。
惟爱一琴犹颇似,卓文君又耻同居。
-
曲台通太乙,复道肃钩陈。
虎旅归营久,龙光绕禁新。
柏梁开日月,蓬阁接天人。
汉帝崇文化,赓歌奉紫宸。
-
秘阁清虚地,深居好养贤。
不闻尘外事,如在洞中天。
日转迟迟影,炉焚袅袅烟。
应同白少传,时复枕书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