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方斋行》

世皆尚圆君独方,富贵可取君不忙。
闭门读书声琅琅,旧书重叠堆在床。
点勘同异分边旁,运精竭思心力强。
十年足不离僧房,荒山野路秋水长。
客虽欲至嫌路妨,幽兰无人为君芳。
采菊落英充餱粮,客即不来有余香。
作品赏析
这首诗《世皆尚圆君独方,富贵可取君不忙。》是一首描绘了古代文人读书生活的诗篇。它以一种淡泊名利、专心学问的态度,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人格魅力。 首联“世皆尚圆君独方,富贵可取君不忙。”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世人追求圆润、富贵的价值观,而他却独守方正的信念。这里的“方”可以理解为一种原则,一种坚守,一种对真理的追求。而“富贵”在这里并非世俗意义上的财富和地位,而是学问和知识的象征。诗人表达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即使富贵可取,他也并不急于追求。 颔联“闭门读书声琅琅,旧书重叠堆在床。”诗人描绘了自己闭门苦读,书声琅琅的场景。这一联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沉浸在书海中的专注和投入。 颈联“点勘同异分边旁,运精竭思心力强。”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研读古籍时,细心点勘、辨析同异的情景。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严谨态度和深入研究的决心。他运精竭思,心力交瘁,但仍然坚持下去。 尾联“十年足不离僧房,荒山野路秋水长。客虽欲至嫌路妨,幽兰无人为君芳。采菊落英充餱粮,客即不来有余香。”诗人描绘了自己在荒山野路中苦读十年的经历,尽管路途艰难,但他从未放弃。这里再次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真理的坚守。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幽兰无人欣赏的遗憾,但采菊充饥的余香也表现了他的淡泊名利、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淡泊名利、专心学问的古代文人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真理的坚守。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启示意义,提醒我们要坚守原则,追求真理,不被世俗所左右。
诗词关键字: 同异 读书声 落英
相关诗词
  • 1
    [宋]
    溪头浊潦拥鱼虾,笑杀渔翁下钓差。
    棹取扁舟湖海去,悠悠心事寄芦花。
  • 2
    [宋]
    东风解冻出行嬉,一哄烟尘隔翠微。
    自有溪山真乐地,从来富贵是危机。
    二三辈行惟须醉,多少公卿未得归。
    明日主人酬一座,小船旋网鳜鱼肥。
  • 3
    [宋]
    昔在方斋老,南游为我言。
    庐陵得佳士,康乐有贤孙。
    许可渠不易,殷勤相与论。
    元宾虽已矣,所与见如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