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行湘竹下,暮宿湘竹中。 云情与雨态,万变俄不同。 密密深翳日,疏疏细含风。 新梢露袅袅,老节烟蒙蒙。 纷如千灵妃,从以万青童。 幡幢列缥缈,环佩摇丁东。 来从蔚蓝天,步入东华宫。 怅望不可即,翩然若惊鸿。 夭矫喜而笑,低回俯乃恭。 质坚本外直,性洁缘中空。 籊尔中弦矢,揉之可彤弓。 冰雪誓不易,肯与时污隆。 今朝揭春晴,更觉翠色浓。 戢戢琅玕丛,忽见桃花红。 直疑路不远,便与桃源通。 我欲捐轻舟,褰衣入崆峒。  | 
|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描绘在湘竹(湘妃竹)下行走、宿息,以及欣赏竹林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中通过对云雨竹林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幅变幻莫测、神秘美丽的画卷。诗人通过对竹林的细致观察,描绘了竹叶的疏密、新旧竹节的形态,以及竹林在阳光和微风下的动态美。同时,诗中也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竹林比作千灵妃和万青童,形容竹叶纷如幡幢、环佩摇动,生动地表现了竹林的美丽和神韵。 诗人在描绘竹林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质坚、本外直、性洁、中空等竹子特性的赞美,强调了竹子坚韧、纯洁、高雅的品质。诗人还通过将竹子与“冰雪”相比,表达了对竹子坚贞不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的敬仰。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桃花红、疑有桃源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想要捐轻舟,褰衣入崆峒,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