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竹》

琼节高吹宿凤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对自然景色富有诗意的描绘。诗的前两句写自己在琼枝玉叶的仙枝下,接受风的吹拂,怡然自得的忘归。这里借用仙界仙人的风流潇洒,表现自己从自然景色中得到的无限乐趣,从而以仙草与风流相结合的“琼节”,作为人格高尚的象征。琼枝仙草既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那斜阳映照下摇曳花影的重重叠叠的花瓣,也一定能同样给人以美的熏陶。诗的后两句,就成功地描绘了这一景象。“瑟瑟斜阳”的“瑟瑟”二字,作为叠字,不仅描绘出夕阳之落寞,而且传达出夕阳之恋着花影不愿离去之情态。而“花影相和”的“相和”二字,又以拟人化手法,将花影拟人化了。花影本为静物,但在斜阳映照之下,花影摇曳生姿,似乎发出和谐之声,似乎为游人而欣然起舞。这就加倍地表现出黄昏时分的清幽和宁静。诗的最后一句“花影相和满客衣”,将花影与客衣都作为审美对象来加以描绘,并移情于物,使得“满客衣”的“花影”跃然纸上,如一幅绝妙的艺术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仙枝下怡然自得的忘归情景,后两句则描绘夕阳斜照花影的美丽景象。全诗清新流丽,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诗中“风流交我”的“交”字,极富表现力。这里运用了交友的典故。作者与琼枝仙草相遇,似乎有神仙飘然而至的风流韵味。同时,“风流”又与下文的“花影”相接,即把物与己融为一体,把物写尽了,而己的情趣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不仅以自然明志,而且以花影喻人,物我相融,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清新流丽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它是一首富有诗意和美感的优秀诗篇。
创作背景
**李建勋创作《竹》这首诗的背景是唐末至南唐时期的战乱与环境变迁**。李建勋一生经历了唐末、杨吴及南唐三个时期,见证了战火纷飞的时代。然而,因为他的家庭出身显赫,政治地位较高,所以他的生活与创作并未受到太多的影响。在南唐那种偏安无事、养尊处优的特殊环境下,他的诗作更多地体现出江左文人追求博雅、崇尚放逸的浪漫情怀,这也为《竹》这首诗的创作提供了背景。
上一首
《别妻》
下一首
《岩桂》
诗词关键字: 相和 花影 斜阳
相关诗词
  • 1
    [唐]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2
    [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3
    [宋]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