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菊秋呈南塘》

凄凉时序每兴嗟,那复登高似孟嘉。
尚喜乌纱粘皓发,犹存青眼对黄花。
百篇剩有诗堪索,九日愁无酒可赊。
采采缅怀元亮节,不随流俗竞春华。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句“凄凉时序每兴嗟”直接点明诗人的心情,在凄凉的时节,每每引发叹息。这里的“时序”可以理解为时间的流转,季节的更替,暗含着岁月的无情。“每兴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无情的一种回应,即叹息和感慨。 “那复登高似孟嘉”,“那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无奈,“孟嘉”是晋人孟嘉,曾作桓温参军,参与集会,因桓温举酒属嘉,而孟嘉落帽,不失风度,桓温赞赏他的风采。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自己那种意气风发、潇洒自如的生活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现在自己生活状态的无奈和哀愁。 “尚喜乌纱粘皓发,犹存青眼对黄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豁达。尽管年龄已经上头,白发渐生,但诗人仍然保持着一颗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心,登高望远,对花饮酒,这是何等的惬意和潇洒。这里的“乌纱”、“皓发”、“青眼”、“黄花”都是诗人对生活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百篇剩有诗堪索,九日愁无酒可赊”,这两句诗又表达了诗人的另一种情感,即对诗歌创作的热情未减,但九日佳节却没有酒可助兴,表达了一种遗憾和无奈。 “采采缅怀元亮节,不随流俗竞春华”,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态度。“采采”是采摘的意思,暗喻诗歌的创作。“元亮”指的是陶渊明,他是一位崇尚自然,不随流俗趋从的诗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同时也表明了诗人的态度,即不随波逐流,追求自然和真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对自我志向的表述以及对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的表达,展现了一位有情怀、有追求的诗人形象。诗中透露出的是一种对生活、自然和诗歌的热爱,以及对自我价值和人格尊严的追求。
诗词关键字: 竞春 青眼 流俗
相关诗词
  • 1
    [宋]
    松菊秋来好在无。
    寄声猿鹤莫情疏。
    渊明不老久踟蹰。
    打鼓枫林谁作社,枕溪茅屋忆吾庐。
    去年醉倒倩人扶。
  • 2
    [唐]
    孔淳辞散骑,陆昶谢中郎。
    幅巾朝帝罢,杖策去官忙。
    附车还赵郡,乘船向武昌。
    九征书未已,十辟誉弥彰。
    副君迎绮季,天子送严光。
    灞陵幽径近,磻溪隐路长。
    编蓬还作室,绩草更为裳。
    会稽置樵处,兰陵卖药行。
    看书惟道德,开教止农桑。
    别有幽怀侣,由来高让王。
    前年辞厚币,今岁返寒乡。
    有书横石架,无毡坐土床。
    兰英犹足酿,竹实本无粮。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管宁存祭礼,王霸重朝章。
    去去相随去,披裘骄盛唐。
  • 3
    [宋]
    墙下松筠,并手种、花窠尽著。
    试屈指、一年前事,恍然如昨。
    繁杏新荷春夏景,疏梅细菊秋冬约。
    渭川翁、随分小生涯,些官爵。
    分物我,争强弱。
    都做梦,谁先觉。
    好一条平路,是人迷却。
    斑鬓已灰心里事,瘦藤谩挂瓢中药。
    愿当今、四海九州人,同欢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