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鸿来去尽,萧索此时心。 杖锡投何寺,风霜别故林。 夜床煨叶炎,朝谷应樵音。 往往长松下,看山坐独吟。  | 
| 这首诗《燕鸿来去尽,萧索此时心》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种寂寥而深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孤独。 首联“燕鸿来去尽,萧索此时心”,燕鸿,即燕子和大雁,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作寄托漂泊之感的意象。燕鸿的来去匆匆,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而诗人此刻的心情也变得萧索而寂寥。这一联以景起兴,通过描绘燕鸿的离去,引出诗人内心的感慨,情景交融,诗意含蓄。 颔联“杖锡投何寺,风霜别故林”,杖锡投何寺,表达了诗人对未知的探索和迷茫。风霜别故林,则描绘了诗人离开熟悉的环境,踏上新的旅程,面对风霜的侵袭,对故林充满留恋。这一联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和不舍,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迷茫。 颈联“夜床煨叶炎,朝谷应樵音”,夜床煨叶炎,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叶下取暖的情景,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困苦。朝谷应樵音,则描绘了早晨听闻樵夫砍柴的声音,表现了环境的静谧和生活的节奏。这一联通过描绘旅途中的生活细节,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坚韧。 尾联“往往长松下,看山坐独吟”,往往长松下,描绘了诗人常常在长松下独自坐着吟诗的画面。看山坐独吟,则表达了诗人独自欣赏山景、吟诗抒怀的孤独和宁静。这一联以景结情,通过描绘诗人的活动和心情,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孤独,通过情景交融、描绘细节和以景结情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