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五老峰》

岩前看不足,化此石为身。
忆昔白头者,於中第几人。
相逢应失笑,久立岂迷津。
勿厌薜萝密,痴容免俗嗔。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岩前看不足,化此石为身》,它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诗。 首先,诗的前两句“岩前看不足,化此石为身”,描绘了诗人在岩石前看不够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接着,诗人化石头为自身,表达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融入。这种表达方式富有诗意,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接下来的两句“忆昔白头者,於中第几人”,则是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岁月,思考白发苍苍的人中,有多少人也在自然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表达了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的哲理。 “相逢应失笑,久立岂迷津”这两句则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应该欢笑,而不是悲伤,即使长时间的站立也不会迷失方向。这里诗人用“迷津”来比喻人生的方向和目标,提醒人们不要迷失在人生的旅途中。 最后两句“勿厌薜萝密,痴容免俗嗔”,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厌恶薜萝的茂密,保持痴容可以避免世俗的责难。这里的“薜萝”象征着自然和纯真,诗人鼓励人们保持自然和纯真,不要被世俗的观念所束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它提醒人们要保持自然和纯真,不要被世俗的观念所束缚,同时也表达了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的哲理。这首诗富有诗意和哲理,值得一读。
诗词关键字: 失笑 免俗 迷津
相关诗词
  • 1
    [现代]
    庐山真面何难识,扬子江边一岭奇。
    公路崎岖开古道,林园宛转创新陂。
    行游险处防盲目,向导堪称指路碑。
    五老峰前庄稼好,今年跃进不须疑。
  • 2
    [清]
    开士诛茅五老峰,手植匡山百万松。
    荡云尽吸明湖水,招月来听海会钟。
    初地雨花驯白牯,阴岩石气郁苍龙。
    读书无处归来晚,桂树幽幽烟雾重。
  • 3
    [现代]
    庐山云雾阴晴,伐木丁丁听有声。
    五老峰头偏听偏向右,东方红后见分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