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尧壤环中甸,周麰冠百昌。 时均十雨润,天报两歧祥。 善气滋繁粒,薰风拥翠芒。 初疑禾异畝,更觉黍非香。 献状宸襟悦,披图国颂飏。 史臣谁汗简,休应谱斯箱。 |
| 这首诗是赞美古代中国的丰饶和繁荣,特别强调了农业的昌盛和风调雨顺的年景。 首句“尧壤环中甸,周麰冠百昌”中,“尧壤”是古代对尧所治理的地区的称呼,这里代指中国。“环中甸”可能是指中国的中心地带,也就是中原地区。“周麰”指的是周朝的麦穗,“冠百昌”则表示它在众多农作物中脱颖而出,象征着农业的繁荣。 “时均十雨润,天报两歧祥”描述了气候的适宜和丰收的预兆。雨水的适当滋润,预示着丰收的年景,而“两歧祥”则是指庄稼长出了两个穗头,是上天赐予的丰饶和繁荣的象征。 “善气滋繁粒,薰风拥翠芒”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的景象,和风煦日,使得农作物生机勃勃,穗头翠绿光亮。 “初疑禾异畝,更觉黍非香”则表达了作者对农作物丰饶的惊奇,即使是同样的作物,在不同的土地和气候条件下,也会有不同的产量和质量,这也反映了农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最后,“献状宸襟悦,披图国颂飏”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国家的感激,他们将这一喜讯报告给朝廷,希望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整首诗通过对农业和丰饶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代中国的繁荣和富强的敬仰和自豪。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和农业成果,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