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宿鹿门寺》

宝刹翔鸳地,灵祠刻鹿门。
天风奏林籁,海日破岩昏。
转眩三休阁,庄严两足尊。
峰回徒觉秀,瀑远不知源。
花拂谈经席,莲沈记漏盆。
道场欣象伏,心境息猿奔。
逗理机如电,观空性复根。
三车俱有路,何处驻归辕。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寺庙和佛教文化的优美诗篇。 首联“宝刹翔鸳地,灵祠刻鹿门”,描绘了寺庙的庄严和神秘,如同鸳鸟翔集之地,灵祠刻有鹿群,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氛围。 “天风奏林籁,海日破岩昏”两句,以自然之声和自然之光,描绘出静谧而神圣的环境。 “转眩三休阁,庄严两足尊”是对寺庙建筑的描绘,体现了佛教的庄严和神圣。 “瀑远不知源”一句,以瀑布为引子,引发人们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探索,同时也暗示了佛教的真理如同瀑布一样,深不可测,需要人们去探索和领悟。 “花拂谈经席,莲沈记漏盆”两句,描绘了寺庙中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宗教的神秘和美感。 “道场欣象伏,心境息猿奔”两句,表达了佛教修行的重要性,通过修行可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超脱。 最后“三车俱有路,何处驻归辕”两句,表达了佛教的普世性和包容性,无论何人,只要有向善之心,都可以在佛教的道场中找到自己的归宿。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寺庙和佛教为主题,通过对环境的描绘、生活的描绘、修行的表达以及对佛教普世性的阐述,展现了佛教的博大精深和美好。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
诗词关键字: 复根 宝刹 道场
相关诗词
  • 1
    [唐]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 2
    [唐]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 3
    [唐]
    清晨整冠坐,朗咏三百言。
    备识天地意,献词犯乾坤。
    何事不隐德,降灵生轩辕。
    口衔造化斧,凿破机关门。
    五贼忽迸逸,万物争崩奔。
    虚施神仙要,莫救华池源。
    但学战胜术,相高甲兵屯。
    龙蛇竞起陆,斗血浮中原。
    成汤与周武,反覆更为尊。
    下及秦汉得,黩弄兵亦烦。
    奸强自林据,仁弱无枝蹲。
    狂喉恣吞噬,逆翼争飞翻。
    家家伺天发,不肯匡淫昏。
    生民坠涂炭,比屋为冤魂。
    只为读此书,大朴难久存。
    微臣与轩辕,亦是万世孙。
    未能穷意义,岂敢求瑕痕。
    曾亦爱两句,可与贤达论。
    生者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