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误身利名场,无异一釜甑。 置之水炎间,谬以力取胜。 人生具天则,发见亦有证。 如水行地中,投隙即流迸。 但恐人欲纵,勃若一民横。 志师傥自强,万虑当退听。 谁能学禅伯,绝物以求定。 吾闻至人言,当识动中静。 万变不可齐,一念终难正。 口耳固在我,视听复谁令。 须从事上学,宁有物外性。 能用使太平,不用我何病。 斯言闻亦多,究竟终未莹。 从今三爇香,愿以公为镜。 |
| 这首诗是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我内心的审视。 首段,作者表达了对名利场的误解和误入。他指出,人生在世,就像水在大地中流淌,只要找到合适的渠道,就能自然流动。这里,他隐喻了人生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逆流而上。 第二段,作者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担心人们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就像一个民众横行,需要自我克制。 第三段,作者表达了对自我意志的尊重。他强调自我意志的重要性,认为只有自我强大,才能应对万般变化。 第四段至第八段,作者对如何保持内心平静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提倡学习禅宗的智慧,通过断绝物欲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同时,他也听闻了关于认识动态中的静的道理,认识到万变不可预测,一念也难以保持。 最后两段,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决心。他希望通过三爇香来审视自己的内心,寻求真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自我内心的审视,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我内心的尊重。同时,他也提倡学习禅宗的智慧,通过断绝物欲来寻求内心的平静。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