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与妙庵主》

至道之宗,备在尔躬。
求之则远,守之不通。
不求不守,奇载灵叟。
极离极微,应心应手。
触目晴岚,到处成庵。
捶呵弥勒,不与同龛。
石虎抬头,泥牛入海。
蓦劄相逢,一场风采。
作品赏析
这首诗确实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哲理诗,它以一种寓言的方式,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境界。 首先,诗中提到了“至道之宗,备在尔躬”,这可能意味着最高的道理和智慧都蕴藏在每个人的内心之中,需要自己去发现和领悟。 “不求不守,奇载灵叟”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不要刻意追求或守住某种东西,因为这样反而会失去它。相反,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样才能承载真正的智慧和灵性。 “极离极微,应心应手”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微妙而精细的状态,需要内心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才能应对各种情况。 “触目晴岚,到处成庵”可能是在描绘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就像晴朗的天空一样,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舒适和安宁。 “捶呵弥勒,不与同龛”可能是在强调自我主宰的能力,就像弥勒佛一样,可以自我创造和塑造环境,而不受外在条件的限制。 “石虎抬头,泥牛入海”可能是对两种不同方向的象征,一种是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另一种是毫无作为、毫无进展。这两者都是可能的道路,取决于个人的选择。 最后,“蓦劄相逢,一场风采”,可能是在描绘一种突然的相遇和交流,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启示和变化。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追求内在精神世界、超越物质束缚的思想。它鼓励人们保持内心的自由和灵活,面对各种情况,同时也要有勇气和决心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仍然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诗词关键字: 应手 触目 弥勒
相关诗词
  • 1
    [宋]
    先天奥学果何傅,造化机缄存阖闢。
    精微惝恍入神范,天地谓可俄而测。
    奥从二画抉秘蕴,乾元庶物因首出。
    阳推阴荡六子成,致用坎离为月日。
    天人相与妙难诘,斯道岂容秦火息。
    九家分派流愈远,纬纤纷纷非所及。
    韦编三绝系圣经,微言尚切明作述。
    我生苦晚心好古,谩索图书考龟策。
    浩如烟海无津涯,自哂蓬心窥至赜。
    众言淆乱折以理,是非安敢决诸臆。
    吉凶前定信可推,人事堪怜空役役。
    优游姑乐环中趣,默参经世用皇极。
    较量得失心自知,议论无用形于笔
  • 2
    [宋]
    篛笠蓑衣一叶舟,西风吹我与同游。
    洋洋盈耳松声乱,亹亹逼人山翠浮。
    讲罢已闻花雨落,心清暗与妙香投。
    道人居士忘机久,一饱关门相对休。
  • 3
    [唐]
    理论与妙用,皆从人外来。
    山河澄正气,雪月助宏才。
    傲世寄渔艇,藏名归酒杯。
    升沈在方寸,即恐起风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