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行台雁之中途,一年两憩安公庐。 不知昔人去此远,但见水石清而虚。 向来破读有则语,悬水潇潇日夜举。 道人似欲暗投明,故立此亭名听雨。 客如镜清老更痴,入流截流谁得知。 愿公竹扉且常启,我或发兴来无时。 |
| 这首诗《我行台雁之中途,一年两憩安公庐》是一首对安公庐的赞美诗,表达了作者对安公庐的向往和敬仰之情。作者在台雁之中途休息,一年两次来到安公庐,感受到了这里的清幽和宁静。 作者对于安公庐的描述充满了赞美之情,他不知道昔人是否也曾经来到这里,但只看到了这里的山水清幽而空灵。这里的山水景色给人一种清净、空灵的感觉,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作者在安公庐中阅读了一些有价值的书籍,这些书籍的文字犹如悬水潇潇,日夜不停。这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知识的珍视之情。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安公庐道人的敬仰之情,他似乎想要投奔明师,因此在这里设立了一个亭子,名为“听雨”。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安公庐的向往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己的反思和自嘲。他觉得自己像镜子一样清净,但老来却更加痴迷。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追求流水般的生活,还是应该截流而止。他希望安公庐的道人能够给他一些启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愿意随时来这里寻找灵感和启示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于安公庐的敬仰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反思和自省。这首诗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