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西峰东面莲花形》

玉并十丈花,欺我亦已久。
巅池千叶莲,寻池复何有。
果是莲峰望或开,记者之辞又为缪。
传闻不足信,托意不足凭。
窊隆偶尔如花形,便谓此山缘此名。
我来觅胜胜已盈,谁真谁伪何须征。
世间图谋多耳听,未如吾眼真搜冥。
我诗通我怀,不为稽考作。
且看鳞动众山来,化作笙钟满林壑。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玉并十丈花,欺我亦已久》。从标题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描绘一种美丽而神秘的花卉,以及它对作者的影响。 首先,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在描述玉并十丈花的美。作者使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十丈花”、“巅池千叶莲”等,来形容这种花的美丽和独特性。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这种花的疑惑和不解,如“寻池复何有”、“记者之辞又为缪”、“传闻不足信,托意不足凭”等,表现出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和好奇。 接着,诗的中间部分转向了对山川景色的描绘。作者认为,山川的形状和名称为偶然形成的,就像花的形状一样。这种观点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欣赏。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山川美景的赞美和满足感,认为谁真谁伪已经不重要了。 最后,诗的结尾部分则转向了对诗歌创作的思考。作者认为,诗歌应该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不是为了考证而创作。作者通过描绘山间美景和音乐般的回响,表现出自己诗歌创作的灵感和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作品,通过对花卉和山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欣赏,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值得一读。
诗词关键字: 林壑 不足 图谋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
    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
  • 2
    [明]
    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徽。
    花开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
  • 3
    [明]
    朝采莲,暮采莲,莲花艳冶莲叶鲜。
    花好容颜不常好,叶似罗裙怨秋早。
    秋风浩荡吹碧波,绿怨红愁将奈何。
    年年采莲逞颜色,采得莲花竟何益。
    莲花虽好却无情,夫婿有情常作客。
    万里关河归未得,争如池上锦鸳鸯,双去双来到头白。
    采莲复采莲,采莲还可怜。
    愿比莲花与莲叶,不论生死根相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