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临海道中书怀》

儒生不知变,区区诵陈言。
时人熟见之,嬉笑相排拫。
江流去不返,何时复虞轩。
饩羊诚无用,礼意傥可存。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儒生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儒生不知变通、拘泥陈言的批评,以及对时人轻视儒生现象的忧虑。 首句“儒生不知变,区区诵陈言”描绘了儒生固守陈旧的观念,不知变通,只是一味地背诵过去的言论。这反映了儒生在某些时候的僵化思维模式,缺乏适应时代变革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时人熟见之,嬉笑相排拫”描绘了时人对儒生的轻视和嘲笑,他们已经习惯了儒生的这种行为,甚至以嬉笑相排拫的方式表达对儒生陈腐观念的不满。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对儒生的误解和偏见,加剧了儒生地位的边缘化。 “江流去不返,何时复虞轩”通过比喻,表达了对儒生未来命运的担忧。江流不会回头,时光也不会倒流,暗示了儒生的发展空间有限,未来的前景不明朗。 “饩羊诚无用,礼意傥可存”以饩羊(祭祀用的羊)为喻,暗示儒生在礼义方面的价值可能被忽视或低估。尽管饩羊无用,但其中的礼义仍然存在,表达了对儒生内在价值的高度评价。 整首诗通过描绘儒生的困境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表达了诗人对儒生的关怀和忧虑,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对儒生的误解和偏见。诗人希望儒生能够改变自己的观念,适应时代变革,发挥自己的价值。同时,他也呼吁社会对儒生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打破偏见,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诗词关键字: 儒生 江流 时人
相关诗词
  • 1
    [唐]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
    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
    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 2
    [唐]
    乱山秋木穴,里有灵蛇藏。
    铁锡挂临海,石楼闻异香。
    出尘头未白,入定衲凝霜。
    莫话五湖事,令人心欲狂。
  • 3
    [明]
    极目山云杂晓烟,女萝遥护岭松边。
    陆行尽服岚霞气,水宿频吞虬蜃涎。
    晨仰际峰观拥日,暮看临海泊来船。
    信知百越风尘异,黑发人居不待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