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陵按射殿南闱,同执雕弓侍赭衣。 病我已逢明主赐,失公弥觉旧人稀。 旌旗北伐心徒在,香火西清梦已非。 不只只久无路去,亦知身世渐同归。 |
| 这首诗是作者在宫廷中,陪伴皇帝射箭时所感而发,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 首句“阜陵按射殿南闱,同执雕弓侍赭衣。”描绘了宫廷射箭的场景,作者在其中陪伴皇帝,手持雕弓,身着赭衣。阜陵按射,指阜陵主射,阜陵为当时的皇帝,按射即射箭。这句诗描绘了宫廷中的一种肃穆而紧张的气氛。 “病我已逢明主赐,失公弥觉旧人稀。”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和对朝廷人事变化的感慨。逢明主赐,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但同时也暗示了朝廷中人事的变化和自己的失落。失公,指失去公正,暗指朝廷中的一些不公正现象。 “旌旗北伐心徒在,香火西清梦已非。”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北伐心徒在,表达了作者希望国家能够北伐中原,恢复疆土的愿望,但现实却并非如此。香火西清梦已非,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西清之行的反思,西清之行可能是为了讨好皇帝或者显示朝廷的权威,但这种行为是否真的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作者心中却充满了疑惑。 最后两句“不只只久无路去,亦知身世渐同归。”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久无路去,表达了作者对未来道路的迷茫和无奈。身世渐同归,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世的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变化,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可能也会逐渐改变。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