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袁才举明景轩诗》

孤竹两高人,不止一清字。
平生不念恶,和气满天地。
后来展禽氏,但以和得声。
至其不易介,耿耿秋旻清。
达人盖存我,不与外物较。
冥观莹方寸,随俗等喧闹。
由其有内外,所以立二名。
要知出和瞳,何往非通明。
入与神明居,如月出秋水。
出与尘坌交,如莲花泥滓。
莲虽不拒泥,终不与泥同。
月岂必在水,亦在潢汙中。
由然与之俱,餔糟汩其泥。
退而省其私,炯若清庙圭。
昔者吾先师,不拒中牟费。
所贵不磷缁,不贵作同异。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和”的赞美诗,表达了对一种平和、清雅的生活态度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使得诗歌的内涵丰富,寓意深远。 首先,诗中提到的“孤竹两高人”可能是指古代的两个清雅之士,他们的生活态度充满了和气,使得天地之间都充满了生机。这种生活态度也成为了后来人们效仿的榜样。 其次,“后来展禽氏,但以和得声。”这里用展禽氏比喻那些能够以平和之心待人接物的人,他们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赞扬。 再者,“由其有内外,所以立二名。”这里表达了“和”的内涵,既有内在的品质,也有外在的表现。这种内外兼修的生活态度使得一个人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要知出和瞳,何往非通明。”这里表达了“和”的力量,无论身处何处,只要心中有“和”,就能够通达光明,无所不通。 整首诗充满了对平和、清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能够以平和之心待人接物的人的赞美。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清雅,不被外物所迷惑,同时也要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值得反复品味。
诗词关键字: 同异 随俗 先师
相关诗词
  • 1
    [宋]
    此中非一景,欲状固难名。
    江近秋阴早,山多晓气清。
    断云分树泊,饥鹤下田行。
    别拟深更至,虚空看月明。
  • 2
    [宋]
    不见日东上,西原雨一晴。
    逐时看景异,风物入诗清。
    立久飞云灭,身高去鸟平。
    石峰何处是,归思忽然生。
  • 3
    [宋]
    屋自与山背,西原景最清。
    凉风从下起,新月向前明。
    林静闻僧语,四虚见鹭行。
    此方多积翠,略似镇南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