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时相识惟明月,三五而盈盈又缺。 盈时常少缺常多,恰惟人间足离虽。 我今一别已三年,中秋三见望舒圆。 乌衣燕子尚得返,鸿雁正尔翔幽燕。 此时蟋蟀犹在宇,声声悲吟正独处。 耿耿不官梦难成,翩翩蝴蝶亦辞去。 寒阄韵咽草木黄,金风恻恻奏清商。 援琴拟操明月吹,调高曲古转凄凉。 母曰嗟予久行役,宁知万晨为羁客。 乌鹊南飞飞不高,愿为黄鹄无羽翼。 潇相水疾影沉沉,鄂渚楼高兴又深。 明年此际知何处,再睹婵娟照客心。 |
| 这首诗以中秋月夜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和生活的深深思念。 首段通过描绘明月的盈缺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诗人用“三五而盈盈又缺”和“盈时常少缺常多”来形容月亮,形象生动,富有诗意。接着诗人又用“我今一别已三年”和“鸿雁正尔翔幽燕”等句,表达了对远方的亲人的思念。 诗中的“乌衣燕子尚得返,鸿雁正尔翔幽燕”两句,通过燕子、鸿雁等意象,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此时蟋蟀犹在宇,声声悲吟正独处”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在诗的末段,诗人再次描绘了中秋月夜的美景,但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明年此际知何处,再睹婵娟照客心”,诗人不知道明年会在哪里,只能对着明月寄托思乡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和生活的深深思念。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