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 此岁长安逢至日,下阶遥想雪霜寒。 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 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 |
|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在去年长至节在长安,头戴獬豸冠,身着戎装的情景。然而,今年长至节再次来到长安,却是在不同的境况下,身处异地,只能遥想雪霜之寒。 首联“去年长至在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此岁长安逢至日,”描述了去年作者在长安生活的场景,他头戴獬豸冠,身着戎装,策杖而行。獬豸是古代神兽,象征公正无私,这可能暗示了作者当时刚正不阿的性格。而“曾簪”一词,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留恋。 颔联“下阶遥想雪霜寒”,描述了作者在异乡长安逢至日时的情景。下阶,即下楼之意,暗示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寒冷。遥想雪霜之寒,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寒冷的想象。 颈联“梦随行伍朝天去,身寄穷荒报国难”,描绘了作者在梦中跟随行伍朝见天子的情景,暗示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忧虑。然而,“身寄穷荒报国难”又表达了作者身处边疆,报国无门的痛苦和无奈。 尾联“北望南郊消息断,江头唯有泪阑干”,北望南郊,消息中断,只能独自面对江头的泪流满面。这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担忧和思念,以及对无法回到朝廷的无奈和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异乡长安的孤独、思念、忧虑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