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满公所作月林散清影》

暝色兼荒远,初分浦淑烟。
应知汉江佩,月竹斗娟娟。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暝色兼荒远,初分浦淑烟》,作者通过对暮色苍茫、荒远无边的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于汉江月色、竹影摇曳的生动景色的刻画,表达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情感。 首句“暝色兼荒远,初分浦淑烟”中,“暝色”和“荒远”描绘出一种深沉、苍茫的氛围,仿佛暮色已经笼罩了整个大地,荒远之处更是寂静无声。而“初分浦淑”则描绘出江水和沙滩交界的地方,朦胧的雾气在江面上弥漫,形成了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应知汉江佩,月竹斗娟娟。”,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将汉江月色和竹影摇曳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应知汉江佩”一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仿佛江面上月光如水,倒映着人们身上的佩玉,发出柔和的光芒。而“月竹斗娟娟”一句,则描绘出月光下的竹影摇曳生姿,如同舞蹈一般美丽。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通过对暮色、江水、月色、竹影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情感。同时,诗中也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诗歌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韵律。
诗词关键字:
相关诗词
  • 1
    [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
    [唐]
    落日山水清,乱流鸣淙淙。
    旧蒲雨抽节,新花水对窗。
    溪中日已没,归鸟多为双。
    杉松引直路,出谷临前湖。
    洲渚晚色静,又观花与蒲。
    入溪复登岭,草浅寒流速。
    圆月明高峰,春山因独宿。
    松阴澄初夜,曙色分远目。
    日出城南隅,青青媚川陆。
    乱花覆东郭,碧气销长林。
    四郊一清影,千里归寸心。
    前瞻王程促,却恋云门深。
    毕景有余兴,到家弹玉琴。
  • 3
    [宋]
    冰骨清寒瘦一枝。
    玉人初上木兰时。
    懒妆斜立澹春姿。
    月落溪穷清影在,日长春去画帘垂。
    五湖水色掩西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