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伐千秋巨木竟梁海堂》

二木盘根三千秋,万斧过之无敢视。
今辰有梓号国工,朋曹十数来睥睨。
为言此木难斤斧,上有蟠龙下伏虎。
莫教惊动万年枝,擎电轰雷三日雨。
直须作法起南风,号召百神同力扈。
昂昂头角向梅堂,五六镇星来作辅。
坐令国势蛩萝图,万岁千秋奉明主。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盘根错节的大树,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赋予了大树以生命和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理解。 首段描述了大树历经千年风雨,经过无数次斧砍,仍然屹立不倒,显示出其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接着,诗中提到了一位被誉为国工的木匠和他的朋友们来到现场,他们被这棵树所吸引,认为它具有难以驾驭的美丽。 接下来的几段描绘了这棵树的神奇之处,它上面盘踞着蟠龙,下面伏着猛虎,仿佛是神灵的象征。作者强调不能惊扰这棵树,以免它受到伤害。最后,作者呼吁木匠们要起南风,号召百神共同保护这棵树,让它成为国家的保护神。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通过描绘一棵大树的神奇之处,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力和自然力量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许。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都很高。
诗词关键字: 千秋 国势 睥睨
相关诗词
  • 1
    [唐]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 2
    [现代]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 3
    [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