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子时歌》

顺数方来兮,遡而上之洪荒。
今不必短兮,古不必长。
地有时而玄兮,天有时而黄。
知靡草之先秋兮,又当知乔松之傲霜。
知沧溟之连山兮,又当知大华之有长江。
朝云西暮云东兮,岂期悉避乎阳光。
蒙汜浴虞渊兮,又孰知其扶桑。
吾乌乎而折衷兮,但当付万化于茫茫。
作品赏析
这首诗《顺数方来兮,遡而上之洪荒》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一种宏大的视角,探索了时间的流转和宇宙的无穷。诗人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展示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是多么的有限,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赞美。 首先,“顺数方来兮,遡而上之洪荒”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宇宙的无穷。诗人用“顺数方来”象征时间的流逝,而“遡而上之洪荒”则暗示了时间的源头和宇宙的起源。这种视角让我们思考时间的本质和宇宙的起源,也让我们对生命和存在的意义有了更深的思考。 “今不必短兮,古不必长”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相对性。在诗人看来,现在的时刻并不比过去或未来的时刻短,同样,过去的时刻也不比未来的时刻长。这种观点提醒我们,我们不能以固定的视角看待时间,而应该以一种动态的、变化的视角看待它。 “地有时而玄兮,天有时而黄”这句诗则以自然现象为比喻,表达了宇宙的无穷和变化。诗人用“地有时而玄”比喻地球的运动和变化,而“天有时而黄”则象征着天空的变换和季节的更替。这种比喻让我们思考自然界的规律和宇宙的无常,也让我们对生命的短暂和宇宙的永恒有了更深的理解。 “知靡草之先秋兮,又当知乔松之傲霜”这句诗以植物的生长和季节的变化为比喻,表达了生命和宇宙的多样性和变化。诗人认为,我们应该了解那些在秋天之前就凋谢的草,也要了解那些在严寒中傲然挺立的松树。这种对比让我们思考生命的短暂和永恒,也让我们对生命的多样性和宇宙的变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宏大的视角和丰富的比喻,探索了时间的流转、宇宙的无穷、自然界的规律和生命的多样性和变化。它让我们思考生命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也让我们对自然和宇宙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同时,它也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的赞美,鼓励我们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世界的变化和生命的短暂。
诗词关键字: 暮云 折衷 扶桑
相关诗词
  • 1
    [宋]
    十里城南古道场,一泓寒水翠微傍。
    幽人衲子时来汲,疑是山中草木香。
  • 2
    [宋]
    春事方浓,寂寞此君,谁相品题。
    到僝桃僽李,鸠边雨急,埋薇瘗药,燕外泥肥。
    鸟影舒炎,黄埃涨暑,又过绿阴青子时。
    夫然後,向猷家载酒,诩室题诗。
    风标如此清奇。
    叹世俗炎凉真可悲。
    看眼空凡木,云霄直上,心交古干,霜雪相依。
    弹压溪山,留连风月,红紫纷纷谁似之。
    人间世,这澹中风味,儿辈争知。
  • 3
    [明]
    桃柳秾纤含晓湿,篷背晴曦晒蓑笠。
    汀洲草芳凫雁飞,江风扑岸炊烟急。
    中湖布网却伊谁,作力包罗意恐迟。
    春深欲劝同休息,正是鱼龙孕子时。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