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蜀僧钦师》

天台招提薮,我常避其尘。
夫岂无名缁,近腻终汗人。
衲子来西州,见之独情亲。
岂惟枌社意,亦喜丛林声。
钦公惜我去,索赠良殷勤。
子道我弗学,安能淑而身。
虽然第一义,儒释曾何分。
要踏石头路,须还铁脚根。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佛教禅宗天台宗的寺院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段描绘了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倦,他渴望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他虽然不是佛教僧侣,但他的内心深处对佛教禅宗的生活方式有着深深的向往。 第二段中,作者描绘了西州来的僧人对他所描述的天台宗寺院生活的亲近感,这让他感到欣慰。他不仅对故乡的情怀感到高兴,也对禅宗寺院的生活方式感到高兴。 第三段中,作者表达了对钦公的感激之情,他希望得到他的赠言,但他并没有学习禅宗的生活方式,如何才能使自己变得有教养呢? 第四段中,作者强调了儒释之间的第一义是相通的,无论是儒家还是佛教,都需要追求真理,都需要踏踏实实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禅宗寺院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儒家思想的认同和理解。他希望通过禅宗的生活方式,找到人生的真谛,同时也希望通过儒释的相通之处,找到人生的道路。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对禅宗寺院生活的赞美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儒家思想的认同和理解。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篇。
诗词关键字: 脚根 丛林 无名
相关诗词
  • 1
    [唐]
    再扶日月归行殿,却领山河镇梦刀。
    从此雄名压寰海,八溟争敢起波涛。
  • 2
    [唐]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 3
    [唐]
    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
    呜呼先博士,炳灵精气奔。
    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
    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
    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
    世传闾丘笔,峻极逾昆仑。
    凤藏丹霄暮,龙去白水浑。
    青荧雪岭东,碑碣旧制存。
    斯文散都邑,高价越玙璠。
    晚看作者意,妙绝与谁论。
    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
    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
    小子思疏阔,岂能达词门。
    穷愁一挥泪,相遇即诸昆。
    我住锦官城,兄居祇树园。
    地近慰旅愁,往来当丘樊。
    天涯歇滞雨,粳稻卧不翻。
    漂然薄游倦,始与道侣敦。
    景晏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