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初至法会》

正愧修途烦仆马,忽投幽寺息尘埃。
杜门只影惟便静,览镜双眉未忍开。
春色更兼山色好,雨声常带生声来。
呼童起视榼中物,为尔愚翁进一杯。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投宿于幽静的寺庙,享受自然美景和内心的平静。 首联“正愧修途烦仆马,忽投幽寺息尘埃”表达了作者在漫长的旅途中,感到疲惫不堪,但是突然找到了一个幽静的寺庙可以休息。这里通过“修途”和“幽寺”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变化,同时也为后面的情感表达做了铺垫。 颔联“杜门只影惟便静,览镜双眉未忍开”表达了作者在寺庙中独处的感受。作者闭门独处,只有自己的影子陪伴,感到安静自在。同时,作者也照镜子,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双眉未忍开放,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无奈。 颈联“春色更兼山色好,雨声常带生声来”描绘了自然美景。春色、山色、雨声等自然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生声”一词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声音的喜爱和欣赏,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尾联“呼童起视榼中物,为尔愚翁进一杯”表达了作者在寺庙中享受自然美景和内心的平静,同时也呼应了首联中的“仆马”,表明作者在旅途中需要休息和恢复体力。最后一句“为尔愚翁进一杯”表达了作者对寺庙中童子的亲切和友善,也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愉悦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需要休息和恢复体力的现实需求,体现了作者的现实主义精神。
诗词关键字: 杜门 山色 雨声
相关诗词
  • 1
    [唐]
    天上万年枝,人间不可窥。
    道场三教会,心地百王期。
    侍读沾恩早,传香驻日迟。
    在筵还向道,通籍许言诗。
    空愧陪仙列,何阶答圣慈。
    从今精至理,长愿契无为。
  • 2
    [元]
    诏赴天长,敕修堂宇,道弘一布归真。
    我师玄化,谭马并加恩。
    七朵金莲显异,清朝喜、优渥惟新。
    重宣至,车乘驷马,祝谢圣明君。
    皆成诸法会,亲王宰职,里外忠臣。
    遇太平真乐,道德洪因。
    更望参玄众友,遵三教、千古同欣。
    齐回向,吾皇万寿,永永御枫宸。
  • 3
    [明]
    皓月华星傍九霄,夜深端坐圣躬劳。
    乐声按舞渔山近,花雨飘空鹫岭高。
    玉册读文传太祝,金柈捧奠出仪曹。
    从容望燎銮舆动,目送中天白玉毫。
    宣谕鬼魂赐以法食赋谕鬼万方杀戮到渔樵,三日斋宫德泽饶。
    朽骨又蒙周室葬,游魂不待楚人招。
    千年象教来中国,一代威仪出圣朝。
    惭愧山林何所报,耕桑满野甲兵销。
    诏龙湾普放水灯以烛幽暗赋水灯持节冯夷向夕过,远分灯火出官河。
    斗牛光动天垂野,风露声沉水息波。
    海族楼台休罢市,鲛人机杼不停梭。
    九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