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雨后》

忽雨乾坤变,将秋气候宽。
林亭欣濯濯,柳岸渺漫漫。
一饭饱无那,连村枕可安。
举觞属明月,急雨放云端。
一雨郊原足,神功不作难。
向知天道迩,今幸特情安。
童稚沾衣走,人家傍户看。
翻令五六月,春意转江干。
作品赏析
这首诗《忽雨乾坤变,将秋气候宽》是一首描绘秋天雨后景象的诗,通过对气候变化、林亭柳岸、饮食安顿、明月雨声、雨后郊原等细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联“忽雨乾坤变,将秋气候宽”,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突如其来的雨改变了天气的状况,仿佛天地间瞬间乾坤倒转,仿佛秋天提前到来,气温也变得适宜。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为接下来的描绘提供了背景。 颔联“林亭欣濯濯,柳岸渺漫漫”,诗人描绘了雨后林亭的清新和柳岸的宽广。这里的“濯濯”形容林亭经过雨水洗涤后的清新洁净,“渺漫”则描绘了柳岸在雨水的滋润下宽广无边的景象。这两句通过视觉上的描写,展现了雨后自然环境的美丽。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继续描绘雨后的生活场景。“一饭饱无那,连村枕可安”描述了雨后的一顿饱饭和村庄的宁静,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满足和安逸。“举觞属明月,急雨放云端”则描绘了人们在月下举杯饮酒,欣赏雨后的美景,同时雨声和云端的雷声也增添了诗的意境。 最后,“一雨郊原足,神功不作难”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赞美,认为这是神明的功绩,体现了自然的力量和神秘。“向知天道迩,今幸特情安”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平静和安然的欣喜。“童稚沾衣走,人家傍户看。翻令五六月,春意转江干。”这两句描绘了儿童和人们走出家门,欣赏雨后郊原的美景,进一步强调了这场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喜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欣赏。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描绘细致入微,同时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和内涵。整首诗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同时也充满了对生活的赞美和敬畏。
诗词关键字: 濯濯 五六月 作难
相关诗词
  • 1
    [现代]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 2
    [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3
    [清]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