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东禅宗周讲主》

四海六民皆走利,东禅讲主只潭禅。
何年去住灵山寺,招我岩间看白狷。
作品赏析
这首诗《四海六民皆走利,东禅讲主只潭禅。何年去住灵山寺,招我岩间看白狷》是一首描绘禅意和自然之美的诗篇。它通过描绘一位禅师的生活和邀请读者一同欣赏自然美景,表达了对禅宗智慧和自然之美的敬仰和向往。 首先,诗的首句“四海六民皆走利”描绘了社会普遍追求利益的趋势,揭示了世俗世界的纷繁和喧嚣。而“东禅讲主只潭禅”则表达了诗人的独特视角,他看到了禅宗的独特之处,即禅师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而非外在的物质利益。这种对禅宗的理解和认同,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越。 其次,“何年去住灵山寺”一句,诗人表达了对灵山寺的向往,那里是禅师们的修行之地,也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这里的“住”字,不仅指身体上的停留,更是指心灵的归宿和净化。诗人渴望能够与禅师们一同修行,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最后,“招我岩间看白狷”一句,诗人描绘了自己被禅师邀请的场景,他们一同在山间欣赏白狷(一种美丽的白鱼)的游动。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智慧和自然之美的敬仰和向往。同时,“岩间”一词也暗示了诗人渴望寻找一个宁静的修行之地,远离世俗的纷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师的生活、对灵山寺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智慧和自然之美的敬仰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越。
诗词关键字: 四海
相关诗词
  • 1
    [明]
    清境超尘格,松龛映竹开。
    鱼惊幡影散,鸟听钵声来。
    梵像敷莲座,禅宗问木杯。
    山僧不虑世,白发也毰毸。
  • 2
    [宋]
    山名富乐冠三巴,佛子今生此出家。
    六祖禅宗心顿悟,碧云诗句众争夸。
    虎闻讲法驯高座,鸥识忘机立浅沙。
    八十余年无俗卢,只应幽会有莲华。
  • 3
    [宋]
    事多兴废莫持论,唯有禅宗理可尊。
    似讷始平分别路,如愚方塞是非门。
    刳肠只为生灵智,剖舌多因强语言。
    争似息机高卧客,年来年去道长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