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渊明佳致在篮舆,子以名亭德不孤。 异代颇能同臭味,休年犹得见规模。 挂檐明月聊堪问,入坐清风不待呼。 我欲典衣供一斗,兴来能赋百篇无。  |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陶渊明的形象和情感为主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诗的开头:“渊明佳致在篮舆,子以名亭德不孤。”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陶渊明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人用“佳致”来形容陶渊明在篮舆中的形象,表达了他对陶渊明的欣赏和赞美。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建造亭子的主人的感激之情,因为他的亭子是以陶渊明的名字命名的,这体现了主人的高尚品德和不凡的见识。 2. “异代颇能同臭味,休年犹得见规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怀念之情。诗人认为,虽然时代不同,但陶渊明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仍然能够得到传承和发扬。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亭子的赞赏之情,因为这座亭子能够让人们看到陶渊明的风范和气度。 3. “挂檐明月聊堪问,入坐清风不待呼。”这两句诗描绘了亭子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亭子的喜爱之情。诗人用“挂檐明月”和“入坐清风”来形容亭子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他对亭子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同时,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4. “我欲典衣供一斗,兴来能赋百篇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诗人表示自己愿意典当衣物来供养这座亭子,表达了他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和对这座亭子的喜爱之情。同时,诗人也表示自己有兴致时能够赋诗百篇,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文学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赞美、对亭子的赞赏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