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白鹿洞书院》

曾依岳麓听鸣泉,亦泛朱陵石鼓船。
所欠平生惟白鹿,暮年来此岂非天。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淡然、悠然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句“曾依岳麓听鸣泉”,诗人似乎是在回忆,他曾经在岳麓山依靠着,聆听着山间的泉水潺潺。这句诗描绘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画面,让人仿佛能听到泉水流动的声音,感受到山间的宁静和美丽。 “亦泛朱陵石鼓船”则描绘了另一种景象,诗人似乎在描述他曾经在朱陵山泛舟,欣赏着石鼓的景色。这句诗给人一种自由、轻松的感觉,仿佛诗人是在享受着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 “所欠平生惟白鹿,暮年来此岂非天”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他觉得一生所缺的就是能有一只白鹿作伴,而现在他暮年到来,能够来到这里与白鹿相伴,这是否是天意呢?这两句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间的鸣泉、泛舟的场景以及对白鹿的渴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然、悠然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篇,它以自然景色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词关键字: 石鼓 岂非 白鹿
相关诗词
  • 1
    [宋]
    锡名有旨感皇明,百载荒基一日营。
    白鹿虽无归洞迹,青衿犹有读书声。
    尘中讲贯似难入,静里工夫终易成。
    孕出庐山真秀气,宁复渭钓与莘耕。
  • 2
    [宋]
    昔人读书处,町疃白鹿场。
    世道有升降,兹焉更表章。
    矧今中兴年,治具一以张。
    弦歌独不嗣,山水无辉光。
    荒榛适剪除,圣谟已汪洋。
    亦有皇华使,肯来登此堂。
    问俗良恳恻,怀贤增慨慷。
    雅歌有余韵,绝学何能忘。
  • 3
    [宋]
    晦翁一别遂千秋,跨鹿乘云何处游。
    人随流水去不返,名与好山空自留。
    峰峦楫楫田园净,藤剌深深磴道幽。
    宝匣尘生弦索断,遗音重抚泪双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