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江上望灵石》

似闻环佩杂箫笙,鼎立争雄凜太清。
不与古今争变化,可能舒惨属阴晴。
花开玉井难求种,月下瑶台但有名。
我亦生来未尝屈,敢持方寸并峥嵘。
作品赏析
这首诗《似闻环佩杂箫笙,鼎立争雄凛太清。不与古今争变化,可能舒惨属阴晴。花开玉井难求种,月下瑶台但有名。我亦生来未尝屈,敢持方寸并峥嵘》是一首非常有特色的诗。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首先,诗的开头“似闻环佩杂箫笙,鼎立争雄凛太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又壮丽的场景中。诗人似乎听到了环佩和箫笙的声音,这可能是对某种神秘力量的暗示,也可能是对自然界中某种壮丽景象的描绘。接着,“鼎立争雄”进一步强化了这个场景的紧张感和竞争性。整个场景仿佛是三方鼎力,争雄于太清之中,给人一种宏大而又神秘的感觉。 其次,“不与古今争变化,可能舒惨属阴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态度和观点。他不与古今争变化,可能舒惨属阴晴。这表明诗人不追求永恒,而是顺应变化,随阴晴变化而变化。这是一种非常自由和灵活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世界的独特看法。 然后,“花开玉井难求种,月下瑶台但有名。”这两句诗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象和内涵。花开玉井难求种,象征着追求和努力的重要性,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月下瑶台但有名,则是对美好事物的象征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我亦生来未尝屈,敢持方寸并峥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自信和坚韧。他相信自己不会屈服于任何困难和挑战,敢于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这种自信和坚韧的精神是诗人个人品质的体现,也是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反映。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它既有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又有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观点,是一首非常有特色的诗。
诗词关键字: 环佩 瑶台 鼎立
相关诗词
  • 1
    [唐]
    灵山一片不灵石,手斫成器心所惜。
    凤鸟不至池不成,蛟龙干蟠水空滴。
    青松火炼翠烟凝,寒竹风摇远天碧。
    今日赠君离别心,此中至浅造化深。
    用之可以过珪璧,弃置还为一片石。
  • 2
    [唐]
    信彼称灵石,居然狎遁栖。
    裴回承翠巘,斌驳带深溪。
    夕阴起层岫,清景半虹霓。
    风来应啸阮,波动可琴嵇。
    仆也颍阳客,望彼空思齐。
    傥见山人至,簪蒿且杖藜。
  • 3
    [明]
    君不见,清凉山前一灵石,一片方方大如席。
    云是文殊说法座,千古流传夸胜迹。
    我生闻说自孩提,将信还疑难考索。
    寄慕兹山四十春,苦为浮名缚冠帻。
    迩束嫡宦游汾阳,行旌北指台山冈。
    跻攀万仞不惮险,清秋天爽披清凉。
    石旁拭目辩真伪,恐感禅家虚诞累。
    殷勤立石遍招呼,仆夫累为堪容萃。
    始信空中色相真,石能幻化通灵神。
    石灵愈信文殊道,道神常显空中身。
    空中身,灵山塔,我问灵山山不答。
    异石中藏玄妙机,识破玄机输老衲。
    老衲前知石灵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