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郊外感事》

田原土尽辟,禾黍积如鳞。
圣主弗横赋,农民犹苦贫。
末游滋不业,素敝寝谁因。
富室豪夺利,里胥蚕食人。
为生常汲汲,乃粒罕陈陈。
况在水旱地,更遭科斂频。
其将委沟壑,何以给昏晨。
去弊与务本,无非县令亲。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真切的语言,表达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联“田原土尽辟,禾黍积如鳞。”描绘了广袤的田野上,土地被充分开发,庄稼像鱼鳞般茂盛的景象。然而,这美好的景象背后,却是农民生活的艰难。 “圣主弗横赋,农民犹苦贫。”这两句揭示了社会不公的现象,政府的赋税沉重,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即使在圣明的君主治下,农民仍然生活在贫困之中。 “末游滋不业,素敝寝谁因。”这两句反映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游手好闲的人不从事生产,反而过得优渥,而勤劳的农民却生活困苦,无人关心。 “富室豪夺利,里胥蚕食人。”这两句揭示了更深的腐败现象,富人通过欺压他人获取利益,里长则巧取豪夺农民的财物,加剧了社会矛盾。 “为生常汲汲,乃粒罕陈陈。”描述了农民为了生存而不断奔波劳碌,却仍然难以吃饱的困境。 “去弊与务本,无非县令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改变现状的期望,去除弊端和重视农业是当务之急,而这离不开县令的关注和亲力亲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和朴素的语言,揭示了社会底层农民的艰难处境,对不公、腐败、贫富差距等问题提出了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清廉、务本、改善民生的期望。这种关注社会底层民众疾苦、勇于揭示社会问题的精神,在古代诗歌中是难能可贵的。
诗词关键字: 水旱 豪夺 汲汲
相关诗词
  • 1
    [当代]
    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
    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
  • 2
    [唐]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 3
    [明]
    郊外春风寒,寒梅花正吐。
    寻花绕树行,南枝渐三五。
    茅斋寂无事,酒力微消午。
    石径稀往来,樵夫及渔父。
    依依班荆坐,款款桑麻语。
    归鸿起荒陂,黄云映农扈。
    仿佛村树中,布谷声催妇。
    新年拟丰稔,处处鸣社鼓。
    徘徊不能去,暮色延平楚。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