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陈荣可感兴韵》

元岂好聱张岂乖,世间役役逐尘埃。
容心于天为身阱,得意之时即祸媒。
退一步思方是足,放三分弱岂真呆。
悠然独坐吟窗下,忽见梅花一朵开。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人生哲理,通过对人生道路、心态调整和自然观察等方面的深入思考,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首联“元岂好聱张岂乖,世间役役逐尘埃。”诗人以元岂、聱张岂等人的淡泊名利,与世间的逐名逐利进行对比,引出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这一对比,既表达了对那些淡泊名利者的赞美,也表达了对世俗追求的反思。 颔联“容心于天为身阱,得意之时即祸媒。”这两句诗进一步阐述了心态与人生之间的关系。这里,“天”可以理解为自然,而“身阱”和“祸媒”则是对过度追求名利的形象的描绘。这两句诗提醒人们,过度追求名利可能会使人陷入自我设限的境地,成为名利的奴隶;而得意之时,往往也是灾祸的开始。 颈联“退一步思方是足,放三分弱岂真呆。”这两句诗表达了适可而止、知足常乐的道理。这里的“退一步思”和“放三分弱”都是对适度调整心态、保持平衡的描绘。诗人以此告诫人们,适时的退让和妥协并非软弱的表现,而是对自我保护和内心平衡的追求。 尾联“悠然独坐吟窗下,忽见梅花一朵开。”诗人以悠然自得的姿态坐在窗下吟诗作赋,突然看到梅花盛开。这一描绘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暗示了只有通过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名利的心态,才能真正欣赏到生活中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它鼓励人们适度调整心态,保持内心的平衡,从而在生活中发现并欣赏到更多的美好。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关键字: 役役 梅花 尘埃
相关诗词
  • 1
    [明]
    飘飘上崇冈,游目眺西山。
    高山丽晴景,超然神虑闲。
    群峰竞奔峭,历历纷上干。
    西连雁门阻,东瞰沧海湾。
    信哉天地灵,万古开险艰。
    兴言展良游,缅邈不可扳。
    但看芙蓉色,隐映青云间。
    灵踪良可感,览胜自忘还。
    ¤
  • 2
    [唐]
    张君何为者?
    业文三十春。
    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
    为诗意如何?
    六义互铺陈。
    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
    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
    读君董公诗,可诲贪暴臣。
    读君商女诗,可感悍妇仁。
    读君勤齐诗,可劝薄夫敦。
    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
    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
    始从青衿岁,迨此白发新。
    日夜秉笔吟,心苦力亦勤。
    时无采诗官,委弃如泥尘。
    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
    愿藏中秘书,百代不湮沦。
    愿播内乐府,时得闻至尊。

  • 3
    [宋]
    世变如江河,不知何时止。
    芸芸生其间,有如赴海水。
    乾坤一大甕,岁月等流矢。
    公言信可感,流辈乃尔耳。
    古来文章家,传者十数子。
    磨灭十八九,谁复知姓氏。
    要为不朽计,圣贤事在己。
    勗哉立其心,食鱼何必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