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岂好聱张岂乖,世间役役逐尘埃。 容心于天为身阱,得意之时即祸媒。 退一步思方是足,放三分弱岂真呆。 悠然独坐吟窗下,忽见梅花一朵开。 |
| 这首诗的主题是人生哲理,通过对人生道路、心态调整和自然观察等方面的深入思考,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首联“元岂好聱张岂乖,世间役役逐尘埃。”诗人以元岂、聱张岂等人的淡泊名利,与世间的逐名逐利进行对比,引出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这一对比,既表达了对那些淡泊名利者的赞美,也表达了对世俗追求的反思。 颔联“容心于天为身阱,得意之时即祸媒。”这两句诗进一步阐述了心态与人生之间的关系。这里,“天”可以理解为自然,而“身阱”和“祸媒”则是对过度追求名利的形象的描绘。这两句诗提醒人们,过度追求名利可能会使人陷入自我设限的境地,成为名利的奴隶;而得意之时,往往也是灾祸的开始。 颈联“退一步思方是足,放三分弱岂真呆。”这两句诗表达了适可而止、知足常乐的道理。这里的“退一步思”和“放三分弱”都是对适度调整心态、保持平衡的描绘。诗人以此告诫人们,适时的退让和妥协并非软弱的表现,而是对自我保护和内心平衡的追求。 尾联“悠然独坐吟窗下,忽见梅花一朵开。”诗人以悠然自得的姿态坐在窗下吟诗作赋,突然看到梅花盛开。这一描绘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暗示了只有通过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名利的心态,才能真正欣赏到生活中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它鼓励人们适度调整心态,保持内心的平衡,从而在生活中发现并欣赏到更多的美好。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