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熙宁岁壬子,春旱初可怪。 不雨讫夏尾,天地一炉鞴。 赤日裂厚土,黄埃没经界。 农夫望云霓,脰折意未懈。 侍中守北门,抚俗先罢瘵。 闵雨忧更深,遍祷剧斋戒。 老宫与佛庙,三日一往拜。 冠者厌於呪,褐者劳於呗。 雨应绝不闻,烦郁何由快。 凭谁诉天公,请执乖龙械。 |
| 这首诗《熙宁岁壬子,春旱初可怪》是一首对自然灾害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天公的祈求。 诗中首先描绘了春旱的情景,描述了春旱初期的景象,以及夏天的尾声,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巨大的熔炉,赤日炎炎,黄沙漫漫,一片荒芜。这样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旱情的严重性,也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深深同情。 接着,诗中转向了对官员们的描绘,他们坚守岗位,为解决旱情而努力。他们遍访民间,祈祷求雨,甚至向寺庙和神庙祈祷。这些描绘展现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努力精神。 然而,尽管他们进行了各种努力,却仍然没有得到回应。作者通过“烦郁何由快”表达了他们的苦闷和无奈。这里,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天公比作一个顽固的老人,让他听从人们的祈求。 最后,作者呼吁执掌天象的人去解决这个问题,并请求抓住那些违背天意的龙,这表达了作者对天公的敬畏和对解决问题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天公的敬畏,同时也表达了对解决问题的渴望。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社会历史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