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湘中赠张逸人》

羽衣零落帽欹斜,不自孤峰即海沙。
曾为蜀山成寓迹,又因湘水拟营家。
鸣琴坐见燕鸿没,曳履吟忘野径赊。
更爱扁舟宿寒夜,独听风雨过芦花。
作品赏析
这首诗《羽衣零落帽欹斜》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诗人身着羽衣,帽子歪斜,独自在海边漫步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飘零之感。诗人曾经在蜀山留下足迹,又因湘水而打算安家。他坐在琴前,听着燕鸿的叫声,吟诗忘却了小径的遥远。诗人更喜欢在寒冷的夜晚,乘扁舟夜宿江上,独自聆听风雨声在芦花中回荡。 首句“羽衣零落帽欹斜”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形象,羽衣指的是诗人的飘逸之态,而零落则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飘零之感。帽欹斜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不自孤峰即海沙”一句,诗人以“孤峰”自喻,暗示自己虽身处荒凉之地,却并不自怜自艾,反而对海沙的美丽景色充满向往。 “曾为蜀山成寓迹”和“又因湘水拟营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 “鸣琴坐见燕鸿没”和“曳履吟忘野径赊”两句,描绘了诗人沉浸在山水之美中的状态,琴声、燕鸿、诗歌、小径,都融入了诗人的生活之中。 最后,“更爱扁舟宿寒夜,独听风雨过芦花。”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在寒夜中乘扁舟独行的喜爱,独自在风雨中听着芦花飘落,这种孤独和寂静的美,正是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孤独和飘零之感,以及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关键字: 海沙 芦花 羽衣
相关诗词
  • 1
    [唐]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 2
    [唐]
    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
    送人发,送人归,白蘋茫茫鹧鸪飞。
  • 3
    [宋]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戌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