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隐真谷》

绵绵褒斜路,窈窈郑真谷。
斯人已千载,高谊犹在目。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古代的高尚道德和坚定信仰。通过对褒斜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们高尚道德和坚定信仰的赞美。 首句“绵绵褒斜路,窈窈郑真谷”描绘了褒斜路的景象,这条道路绵延不绝,如同一条长河,穿越在幽深的山谷之中。这里的“绵绵”和“窈窈”都带有一种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仿佛诗人已经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时代。 “斯人已千载,高谊犹在目”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他们已经离我们远去千年,但他们的高尚道德和高尚信仰仍然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整首诗充满了对古代高尚道德和坚定信仰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褒斜路这一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通过描绘历史遗迹和对古代贤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关键字: 斜路 斯人
相关诗词
  • 1
    [宋]
    勇退人难事,明公识虑长。
    波涛济舟辑,霜雪见松篁。
    林下开前圃,花间撤亚枪。
    二疏良宴会,老杜好篇章。
    道向清来胜,机于静处忘。
    当除印如斗,试一较閒忙。
  • 2
    [宋]
    福地流传号隐真,麻姑曾款蔡翁门。
    臼舂云子自堪饱,井溢丹泉便可吞。
    山露五峰疑指爪,溪盘百叠想裙痕。
    我来既蹑灵踪后,知是仙家第几孙。
  • 3
    [宋]
    尽日掩柴门,何人得见君。
    只因喧寂异,似有圣凡分。
    漠近夜疑雨,山深晴亦云。
    传闻九霄翮,落羽正纷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