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雠书不必天禄阁,林下巾箱且自携。 时有田翁来暱钦,嗟无太乙照青藜。 |
|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读书人在林下悠闲自在地读书,同时又对天禄阁的学术研究抱有敬意的描绘。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雠书不必天禄阁”表明诗人并不一定需要去天禄阁雠书,这暗示了他的学术地位并不需要如此高级别的场所才能发挥。他能在林下,在自己的巾箱中雠书,这表现出他的自由和闲适。 “林下巾箱且自携”描绘了读书人自我携带书箱,在林下读书的场景,体现出他的生活态度:随性自在,不受拘束。 “时有田翁来暱钦”描绘了一个和谐的场景,即读书人与田翁之间的亲密关系。田翁亲切地靠近他,表现出他对读书人的尊重和欣赏。 “嗟无太乙照青藜”则表达了读书人的遗憾。他感叹没有太乙照明青藜,即没有神奇的照明工具,这可能象征着他的研究工作在缺乏足够技术支持的情况下显得困难重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自由自在、热爱学术研究的读书人形象,他对自己的生活态度感到满足,但也对研究工作的困难感到遗憾。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学术的精神,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