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阿着柴扉,陋甚谁盘桓。 美人此何求,钜竹数十竿。 日阅书百篇,尚觉日力宽。 欲从我借书,我书何足观。 辛勤抱遗经,及此鬓发班。 一语未领会,累日不自安。 虽更圣人手,亦恐众说谩。 况复秦汉下,曾莫修与删。 致之获麟前,存者今若干。 我无以裁之,望洋久空叹。 羡君方盛年,恣意涉浩漫。 又闻书少多,不系学缺完。 读书固匪易,用书良独难。 昨来荷堤上,尝试及孟韩。 此话如涓埃,此道如岳山。  | 
|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和学问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山阿上的柴扉,表达了诗人对简陋环境的接受和淡然处之的态度。接着,诗人提到美人寻求书中的智慧,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诗人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认为读书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他指出,尽管读书需要付出辛勤的努力和时间,但这也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乐趣。 在诗的结尾,诗人表达了对学问的敬畏和谦逊,认为即使经过圣人的手,也可能存在争议和错误。他感叹秦汉以下的历史,学问的传承和保存都存在问题。 整首诗充满了对学问的敬重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谦逊和敬畏的态度,不断学习和探索。这首诗不仅是对学问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