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张总卿护饷益昌》

陈陈之粟夸西都,长旗一摇扫地无。
剥民肌血事军赋,天乎生此桑大夫。
有唐藩方既旅拒,中朝独仰江淮租。
士安虽善操低昂,弘羊百世仍同涂。
要知元和国计簿,不似末世供军图。
人间遗利或尽取,天下大本须持扶。
饷台今得张省主,建置不用新规模。
但云宅家本忠厚,当为怀责宽宿逋。
操觚数草便民奏,不用补疮及宁肤。
只将常赋供调度,泽中有水民其苏。
八十余年久胡虏,有弓未弛仍张舒。
军储粒粒皆汗禾,植根虽固忧其枯。
矧今两虎方血斗,坐使丛鸇为吾敺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犀利的笔锋,对唐朝中期的一些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首先,诗中提到了陈陈之粟夸西都,长旗一摇扫地无的军赋剥民现象,这是对当时军费过度剥削民众的尖锐批评。接着,诗中又对藩镇割据和中朝独仰江淮租的现象进行了批判,指出士安虽善操低昂,弘羊百世仍同涂,暗示了中央财政的困境。 诗人进一步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宏大的胸怀。要知元和国计簿,不似末世供军图,提醒人们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国家的根本。饷台今得张省主,建置不用新规模,表明了诗人对恢复常赋、惠及百姓的期望。 诗人对张省主的宅家本忠厚、当为怀责宽宿逋的提法表示赞同,认为应该从源头上解决百姓的困难,而不是一味地补救已经出现的漏洞。同时,诗人还强调了操觚数草便民奏的重要性,即应该注重民生,切实解决百姓的问题。 最后,诗人对两虎方血斗的时局表示担忧,担心丛鸇会趁机啄食溃烂的伤口。这既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担忧,也是对民生问题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语言犀利,批判有力,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认识和对民生的深深关怀。
诗词关键字: 操觚 不用 植根
相关诗词
  • 1
    [宋]
    驱马至益昌,倍惊风俗和。
    耕夫陇上谣,负者途中歌。
    处处川复原,重重山与河。
    人烟遍馀田,时稼无闲坡。
    问业一何修,太守德化加。
    问身一何安,太守恩怀多。
    贤哉我太守,在古无以过。
    爱人甚爱身,治郡如治家。
    云雷既奋腾,草木遂萌芽。
    乃知良二千,德足为国华。
    今时固精求,汉帝非徒嗟。
    四海有青春,众植伫扬葩。
    期当作说霖,天下同滂沱。
  • 2
    [宋]
    张求一老兵,著帽如破斗。
    卖卜益昌市,性命寄杯酒。
    骑马好事久,金钱投瓮牗。
    一语不假借,意自有臧否。
    鸡肋巧安拳,未省怕嗔殴。
    坐此益寒酸,饿理将入口。
    未死且强项,那暇顾炙手。
    士节久凋丧,舐痔甜不呕。
    求岂知道者,议论无所苟。
    吾宁从之游,聊以激衰朽。
  • 3
    [明]
    东风解冻春二月,东还陇西驻吾辙。
    中宵好月入窗明,孤馆殊花应时发。
    慷慨既罢倚醉眠,梦里迢迢返东浙。
    我家住在县乌伤,奕世衣冠绍先烈。
    青岩之下华川湄,古木修篁荫门阅。
    里中朋友不数人,总角交游到华发。
    金丈虽老文益昌,傅子方强气难遏。
    县南高叟故所居,别墅新营最幽绝。
    大田多稼廪不虚,华屋有轩席常设。
    自余便道过家时,三载于今成阔别。
    今日何日乃盍簪,固应旧好三生结。
    竹林藤簟坐峥嵘,橘径梅蹊行蹩躄。
    篇章杂遝诗句哦,盘馔纷纭酒杯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